历史渊源:
油气理论与方法学科中心前身为1991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中国科学院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2005年,该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资源研究室整合,2009年4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2024年10月整合组建为“油气理论与方法学科中心”。
总体定位:
面向国家对油气资源的重大需求,针对制约我国油气勘探与开发进程的核心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创新研究,聚焦多圈层油气富集理论、勘探关键装备与前沿技术研发、油气资源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学科方向。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为手段,油气综合地球物理为特色,研究中国及邻区重要油气资源富集区域的多圈层地质结构与油气成藏理论,支撑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研究方向:
中心将聚焦于多圈层油气富集理论、地球物理勘探理论与前沿技术、关键地球物理装备研发等三个优势研究方向开展高水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拓油气大模型、大数据分析与智能计算前沿研究,构建多源、多尺度、多属性为特征的油气资源大数据与大模型平台。这一平台可为深层-超深层油气系统研究、油气工业发展及新能源开发提供大数据分析与实际应用服务。
人才队伍:
中心集中了油气基础地质理论、勘探关键装备与前沿技术研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多学科人才,是一支多学科协同发展的综合性研究队伍。中心现有成员47人,其中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26人,助理研究员1人,工程师及助理工程师8人。杰出人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获得者1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傅承义奖”和“赵九章奖”获得者4人;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1项。
中长期目标:
中心在以OBS、MEMS和DAS为代表的核心地球物理装备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促使我国在上述领域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在以复杂介质地震波传播精细模拟与偏移成像、油气综合地球物理联合反演理论与算法、多尺度信息融合为代表的地球物理勘探理论与前沿技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提升了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探测技术水平;关于碳酸盐岩沉积、白云化作用,油气地球化学、盆地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形成我国陆相盆地油气勘探中油气成藏关键理论等创新性成果。
中心近期将聚焦于多圈层油气富集理论,建设人工智能油气大模型,发展沉积学与油气成藏动力学实验体系、油气综合地球物理探测与反演理论研究,建立海量数据高性能计算、地球物理装备研发测试、油气资源及地学研究综合大数据平台,支撑国家油气资源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中心近期重点研究方向:
■ 多圈层油气富集理论
■ 大数据分析、大模型与人工智能地球物理
■ 多尺度地球物理综合研究与高性能计算
■ 地震高分辨率成像与反演理论与技术
■ 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理论、方法与技术
■ 碳酸盐岩沉积-成岩-成储动力学
■ 油气成藏动力学
■ 油气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
■ 应用地层古生物学
■ 页岩油气赋存机理与资源评价方法
■ 地球物理探测装备与技术
■ 深层-超深层智能导钻关键技术
主 任:王彦飞
副主任:徐亚 王一博
——学科组信息——
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地球物理
组长:王彦飞
成员:严红勇 于彩霞 潘文勇 张洪宙 张舒扬 耿智 张振东
油气成藏理论与应用
组长:郭光军
成员:霍守东 陈景波 张立宽 张美根 雷裕红 黄为清 刘乃贵
地震探测理论与方法
组长:王一博
成员:高红伟 刘礼农 张江杰 魏伟 郑忆康 邵婕 武绍江
海陆油气综合地球物理
组长:王元
成员:徐亚 张丽莉 黄松 董淼
多圈层物质与能量交换
组长:李金华
成员:朱日祥 赵亮 王华建 张丽娟 刘有山 汪文洋 陶开 张旺
单小彩 周永健 宋颖睿 李翰奇 冯硕 张旭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