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出生于山西大同,197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法国Orleans大学荣誉博士,1993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2003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1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Fellow,曾兼任第三世界科学院地球科学奖励委员会主席。现任岩石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国航天局第一届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十四届委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
2020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2020获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EGU) The Petrus Peregrinus Medal,获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2006和2017),2014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排名第一),获首届法国科学院“法中奖”,获第三世界科学院首届地球科学奖,2004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6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6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届杰出青年入选者,1993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在地磁极性倒转、地磁场与地球深部过程相关性、克拉通破坏以及全球构造等领域取得了富有创新的成果。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推动国家实施了《深部资源探测核心装备研发》重大装备研制专项和《智能导钻技术装备体系与相关理论研究》先导专项,开拓了“理论创新、技术研发、勘探突破”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从理论上提出了“克拉通破坏型金矿”新类型,为辽东作为新的黄金战略接替基地提供了科技支撑。推动“固体地球科学重点实验室联盟”的成立与发展,促进了地学领域大科学研究和协同创新能力,为地学科技创新驱动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
Researcher ID: F-2126-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