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机构设置 > 研究单元
环境演变与碳循环学科中心

 

历史渊源:

  环境演变与碳循环学科中心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研究室,1999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后,更名为“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2007年成立“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2009年获批“中国科学院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2024年10月整合组建为“环境演变与碳循环学科中心”。成员是在著名科学家刘东生先生的精心培育下、在长期合作中自然形成的研究队伍。

总体定位:

  聚焦地球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东亚大陆表层环境系统的演化与碳循环过程出发,并拓展至全球,通过我国独具特色的黄土、风成红土、沙漠、湖泊、海洋、石笋、树轮及考古遗存等地质记录的多学科研究,揭示东亚乃至全球表层地质环境的形成与演变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动力关联,探讨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厘清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迎接“圈层动力过程整合时代”的到来,为地球科学下一个新理论奠定基础;支撑国家战略需求,为实现“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并培养一支国际高水平的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队伍。

研究方向:

  以我国及邻近地区的代表性海-陆相沉积序列为核心,通过沉积学、地层学、地貌学、地球化学、古生态学、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地质年代学和数值模拟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探索亚洲及全球环境系统的演变历史、过程和机制,揭示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构建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体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季风环境演变

  通过风尘沉积、河湖相沉积、沙丘沉积、湖泊沉积、洞穴碳酸盐沉积、树轮的多学科研究,重建不同时间尺度气候-环境演化序列,阐明季风-干旱气候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揭示环境系统阶段性分异及其对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率的调制作用,探讨季风-干旱系统形成演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以及对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

  2)沉积与地球环境

  开展地球环境变化的物理动力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观测和模拟研究。通过现代过程观测,建立地球化学、生物学、沉积学指标与现代环境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多指标地质-生物记录和数值模拟,实现新生代主要增温事件气候要素的定量化重建,剖析古增温与碳循环耦合的过程与机制,探讨全新世自然和人类活动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3)气候-生态突变与环境考古

  将传统古生物学方法和生物标志物等手段相结合,建立不同环境单元生物演替序列,揭示亚洲地区重大生态事件的发生时间和过程,探讨重大气候-环境事件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建立农作物及其亲缘野生植物的鉴定标准,对重要古文化遗迹和典型自然剖面/钻孔开展农业起源和古环境研究,构建环境变迁、植被生态演化、农业起源发展、人类活动迁徙、文化文明演替关系的完整证据链。

  4)深部-表层碳循环与环境

致力于地球多圈层碳循环过程运行机制的研究。重点运用岩石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等多学科实验观测与数值模拟手段,对地球深部-大陆风化-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耦合机理和碳的源汇效应、深时-现代碳等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开展研究,深化地球系统碳循环关键环节的演变规律、通量、控制机理及其不同尺度的气候环境效应的理论认识。

平台与人才队伍:

  中心拥有包括年代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生物学、现代过程观测等五个系列的13个实验室,包括目前国内能量最大的6MV大型加速器质谱仪、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稳定同位素气体质谱仪、X射线衍射仪、气相色谱仪、有机元素分析仪、岩芯扫描仪、Cenozoic地球系统模拟平台等大型仪器设备。

  中心现有固定人员51人,其中研究员26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24人,助理研究员1人。杰出人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含海外)获得者5人。近十年来,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8人,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4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陈嘉庚科学奖获得者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1人,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获得者1人。目前团队全部成员平均年龄46岁,40岁以下占比为37%,团队成员长期保持紧密合作,形成了以院士为核心、年富力强的“杰青”为主要学术带头人、一批高水平研究员和副研究员为骨干成员、在国内外地学界有较大影响的研究群体。

中心近期重点研究方向:

  ■ 全球季风-干旱系统的形成演变
  ■ 深部-表层碳循环、生源要素循环
  ■ 岩石圈变动对地球表层环境演化的影响
  ■ 古气候定量与古气候模拟
  ■ 古生态与古气候变化
  ■ 史前人类活动、农业起源、传播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 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全球深时海洋环境变化与生物协同演化
  ■ 深时沉积与资源环境

主 任:郭正堂

副主任:郝青振 张健平

——学科组信息——

季风环境演变
组长:
张春霞
成员:郭正堂 姜文英 吴海斌 郝青振 许晨曦 于严严 史锋
   安文玲 谭宁 张卉 胡彬 贺志霖 包秀娟 林木

沉积与地球环境
组长:
王旭
成员:丁仲礼 孙继敏 熊尚发 王永莉 杨石岭 靳春胜 姜磊
   唐自华 陈祚伶 周锡强 郭利成 刘牧 黄晓芳

气候-生态突变与环境考古
组长:
许冰
成员:肖举乐 吕厚远 储国强 秦小光 瑞博 旺罗 李丰江
   温锐林 段武辉 张健平 徐德克 董亚杰

深部-表层碳循环与环境
组长:
徐志方
成员:刘嘉麒 刘丛强 王相力 刘文景 赵明宇 孙会国 孙春青
   伍婧 汪道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