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SA: 慢滑移源区具有岩性和几何非均匀特征 2020-05-26
慢滑移地震事件(SSEs)是20世纪早期在美国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卡斯卡迪亚断层(Cascadia Subduction Zone) 发现的,这是一种能量释放缓慢的地震,间歇周期性地重复发生,比一般地震持续时间长的多,可以从几分钟到几周甚至几年,以前常规的地震仪很难记录它们,因而...
查看详细>>>> |
|
PNAS:地核及地球的碳含量 2020-05-20
碳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影响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作为宇宙中丰度排名第四的元素,碳的作用绝不仅仅局限在地球表面,相当数量的含碳物质存在于地球的深部。它们对一系列深部过程,如俯冲板块矿物脱水、深部地幔熔融等地球动力学过程有深远的影响。考虑到...
查看详细>>>> |
|
NC:海水钙含量控制的全球磷埋藏及大气氧化进程 2020-05-16
地质历史时期的大气氧化进程及其与生命进化的关系是地质学和地球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在地质时间尺度上,海洋的初级生产力及生物圈的大小主要受全球磷循环的控制,因此磷循环决定了有机碳的埋藏量,从而制约了大气的氧含量。前人研究提出海洋底栖动物的活动(生...
查看详细>>>> |
|
Geology:古近纪晚期北美黄土的成因 2020-05-13
黄土是一种风成沉积物,在全球广泛分布,是古气候的良好载体。其形成过程涉及粉尘源区的产生、大气环流的搬运、粉尘的干、湿沉降、堆积以后的成壤作用以及后期可能的侵蚀等诸多地质过程,涉及到地球各大圈层的相互作用及内在联系。关于黄土的形成过程,已有诸多研究...
查看详细>>>> |
|
PNAS:极端条件下H3O的稳定性及其对天王星和海王星磁场... 2020-05-09
天王星和海王星(Uranus、Neptune,下文简称U/N)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的两颗行星。它们距日心平均距离分别为19.2 AU和30 AU(1AU=日地距离,约1.5亿公里)。由于距离远,观测少,多年来,人们对它们知之甚少。直到在1986和1989年,旅行者2号探测器分别访...
查看详细>>>> |
|
Nature:白垩纪超级暖期南极大陆存在温带雨林 2020-05-06
白垩纪中期(94-84 Ma)是过去140 Ma以来的一个超级温室期,当时大气CO2浓度至少超过1000ppmv(Foster et al., 2017),热带地区年平均温度高达35℃(O'Brien et al., 2017),海平面比今天要高170m。在这样的气候背景下,南极大陆呈现出怎样的境况,是否存在极地冰?由于...
查看详细>>>> |
|
NC:剪切带内孔隙压力短时增加可触发巨型岩质滑坡加速蠕滑 2020-04-28
巨型岩质滑坡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由于其滑体方量巨大(通常可达106–108 m3),一旦失稳往往动能大、滑移距离远,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令人费解的是,巨型岩质滑坡在经历很长时间缓慢蠕滑后,会突然加速蠕滑直至灾难性失稳滑动(图1),然而这种由慢到...
查看详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