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研究亮点
研究亮点    
Fig.1s.jpg
史锋等-CD:树木年轮去除生长趋势的新方法 2020-05-06
     树木年轮作为一种气候代用地质记录具有定年准确、样本重复性强和分布广泛等优点,已成为对接和延长仪器观测气象数据、表征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规律的首选。然而,由于树木的生长速率随树木年龄增加而非线性降低,其作为一种强低频信号干扰树轮年表(尤其是宽度指标)...
   查看详细>>>>
Fig.1s.jpg
赵亮等-NC:地震探测发现板块俯冲界面的巨量蛇纹岩层 2020-05-01
     板块俯冲作用是驱动板块构造的引擎,是地球演化甚至是蓝色地球宜居性的深部控制因素。板块俯冲初始启动、连续消减的动力过程与机制受控于俯冲界面的流变特征。蛇纹石的粘度比普通地幔岩石的粘度低几个数量级,因此俯冲界面地幔岩石蛇纹石化可显著改变岩石圈流变特性...
   查看详细>>>>
Fig.2s.jpg
杨建锋等-GRL:地幔蛇纹石化及大洋地壳剥离可导致无岩... 2020-04-30
     一个典型俯冲系统通常包含海沟-岛弧-盆地体系。岛弧广泛存在于大洋俯冲带,一般认为是沿着俯冲界面,由板片俯冲脱水—上覆地幔变湿后熔融诱发的岩浆喷发所形成。作为深部物质的岩石学“探针”,岛弧岩浆岩携带了俯冲界面的物质信息,是认识俯冲体系动力学特征的重要...
   查看详细>>>>
Fig.1.jpg
林杨挺等-SSR:小天体采样返回任务的科学目标:太阳系... 2020-04-30
     小行星和彗星等小天体的轨道易于改变,常撞击地球。小的(直径小于10-20 m)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即为常见的火流星,其残留的石块被发现后即是陨石;如果小行星的直径超过百米,其撞击将会造成区域性破坏,乃至全球性的大灾难。恐龙灭绝很可能就是源于一次大的小行...
   查看详细>>>>
Fig.1.jpg
李仕虎等-EPSL&GRL:青藏高原脉冲式变形与印度-亚洲大... 2020-04-29
     一般认为俯冲板片的拖拽力(slab pull)是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但洋中脊的推力(ridge push)也有一定的贡献,当二者达到稳态时板块运动的速率基本保持稳定,但板块在运动时速度经常会发生突然变化,其动力学机制仍不清楚。晚白垩世以来印度大陆持续向北漂移,与...
   查看详细>>>>
Fig.1s.jpg
何飞等-NSR:负地磁异常区赤道极光 2020-04-27
     磁场和大气共同造就并维系了地球宜居环境。地球大气中的分子、原子或离子从太阳辐射或高能离子流吸收能量后,就会产生发光现象。根据其产生机制不同,大气发光现象可大致分为两类:气辉(Airglow)和极光(Aurora)。气辉是高层大气(指80 km以上的大气层)和电离层...
   查看详细>>>>
Fig.1s.jpg
郑天愉等-NC:印度大陆俯冲到缅甸下方的结构证据 2020-04-24
     印度大陆俯冲(subduction)或底冲(underthrusting)是解释印度与亚洲碰撞以来青藏高原新生代地壳变形、岩浆活动和隆升的一个强有力的构造模式。在喜马拉雅地区,地震成像揭示了包括中下地壳的印度板块向青藏高原之下的底冲构造(Nábelek et al., 2009)。在印度-...
   查看详细>>>>
共168页  首页上5页上一页6162636465下一页下5页尾页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