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研究亮点
研究亮点    
Fig.1s.jpg
林红磊等-AA:嫦娥四号揭示月壤在月表原位状态下的光度... 2020-06-08
     月球全球被一层厚厚(2-15 m)的月壤覆盖,月球无大气,因此月壤层是月球与空间环境发生直接作用的界面,对月壤的分析是提高对月球认识的重要途径。美国Apollo计划和前苏联Luna计划带回来的样品也大都采集于这一层,轨道光学遥感探测器观测到的更是这一层最表面(微...
   查看详细>>>>
Fig.1s.jpg
纪伟强等-GCA:藏南中新世加厚地壳熔融及其对喜马拉雅... 2020-06-03
     渐新世-中新世是青藏高原形成和演化的重要时期,基本奠定了高原现今的整体格局。青藏高原南部初始碰撞后消失的岩浆活动在该时期变得活跃,拉萨地块、雅鲁藏布缝合带和喜马拉雅地区均广泛发育岩浆岩。这些岩浆岩在形成时间上具有较好的关联性,但是在岩石类型和地球...
   查看详细>>>>
cover.jpg
李扬等-AS:国际首个磷灰石Cl同位素标样及高精度微区分... 2020-05-24
     磷灰石广泛分布于岩浆、热液及变质体系,是记录俯冲带等复杂地质过程的良好载体;其对流体活动极为敏感,具有精准示踪含矿流体及矿化剂等关键元素的来源及迁移-富集-沉淀机理的潜力。在这些地质过程中,Cl与影随行且主要赋存于磷灰石等矿物中。因此,磷灰石Cl同位素...
   查看详细>>>>
cover.jpg
蔡书慧等-GRL:考古磁学研究揭示新石器时代晚期东亚地... 2020-05-20
     地磁场起源于地球外核,穿过壳幔到达地表并延伸至太空,是认识地球圈层结构和运动状态的窗口;地磁场也是地球的保护伞,屏蔽太阳风带电高能粒子和宇宙射线,减少大气离子逃逸,从而保护地球宜居环境。古地磁学研究表明,地磁场存在从百万年尺度到千百年尺度不等的长...
   查看详细>>>>
cover.jpg
何况等-GRL: 化石磁小体可作为古环境代用指标
——来自...
2020-05-16
     化石磁小体是由趋磁细菌产生的保存在沉积物中的纳米级磁性矿物,通常为磁铁矿或胶黄铁矿。常见的化石磁小体的形状有立方八面体状、棱柱状和子弹头状,是趋磁细菌基因严格控制的产物。由于趋磁细菌生理活动和细菌类型对包括氧气浓度等多个环境因子都较为敏感,因此,...
   查看详细>>>>
Fig.2.jpg
胡俊等-GCA: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在下地壳演化中的意义 2020-05-08
     大陆下地壳的形成与演化是当今固体地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1973年Fyfe最早提出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underplating)是太古宙大陆地壳形成的重要方式。出露于古老克拉通的麻粒岩地体被认为代表了太古宙下地壳,而被太古宙之后各个时期的幔源岩浆捕获的麻粒岩捕...
   查看详细>>>>
cover.jpg
黄天明等-JGR:植被覆盖变化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 2020-05-0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院重点实验室黄天明副研究员、庞忠和研究员等人基于多年摸索,建立了一种在LUCC条件下判别土壤氯含量分布曲线是否达到稳态的方法。
   查看详细>>>>
共168页  首页上5页上一页6162636465下一页下5页尾页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