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PEPI:亚洲东北部上地幔底部附近的明显地震波速异常 2009-03-18
全球和区域地震层析成像研究都显示在俯冲带地区地震波波速结构有着非常强烈的不均匀性。特别在一些高速俯冲板块之下,常常观测到低速异常。由于层析成像方法在上地幔过渡带深度范围内分辨率较低,而且高速板块与低速异常之间可能存在折衷效应,因此这种低速异常的结...
查看详细>>>> |
|
EPSL: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岩石圈放射性生热特征 2009-03-18
大陆岩石圈中放射性生热元素的分布对于研究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岩石圈演化至关重要。国际上已实施的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使得科学家有机会直接观测地壳浅部放射性生热的分布特征。但是深部岩石的生热特征和分布仍然得依赖岩石露头或地球物理反演得到。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查看详细>>>> |
|
西秦岭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特征与深部过程 2009-03-12
西秦岭地区作为我国昆仑-祁连-秦岭-大别中央造山带和贺兰-川滇构造带的交汇地带,同时也是华北克拉通、扬子克拉通和青藏高原的汇聚区,对研究我国各造山带和主要地块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该区岩石圈地幔的性质和深部演化过程缺乏深入的认识。
我所岩石...
查看详细>>>> |
|
GEOLOGY封面报道: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年代新证据 2009-03-03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孙继敏研究员等人最近(2009年2月)在国际著名地学刊物GEOLOGY发表了有关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年代新证据的文章(Sun et al.,Geology, 2009,37(2): 159-162)。这是孙继敏研究员近年来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
查看详细>>>> |
|
2008年度我所发表SCI论文241篇 2009-03-03
截至2008年年底的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以我所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SCI收录论文241篇(不含论文摘要),其中国际SCI论文144篇(64个刊物),国内SCI论文97篇(11个刊物)。144篇国际SCI论文中,影响因子>2.0的论文84篇,约占58.3%,也就是说一半多的国际SCI论文是...
查看详细>>>> |
|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预算管理问答》 2008-09-23
科技部门户网站 www.most.gov.cn 2008年09月17日
来源:科技部
2006年以来,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配套政策“改革和强化科研经费管理,建立严格规范的监管制度”的要求,切实改进和加强科技计划经费管理,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研究出台了一系列管...
查看详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