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研究亮点
研究亮点    
Fig.1s.jpg
焦淑娟等-JP等:多角度重建前寒武纪造山带下地壳热状态... 2020-12-02
     地球演化的本质是热的演化。超高温(UHT)变质作用代表了各个地质时期最热的地壳状态。前寒武纪时期,地球具有比现代地球更高的地温梯度,岩石圈强度更弱。重建前寒武纪造山带下地壳热状态和时间演化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早期地球动力学过程的认识。   古元古代是地质历史...
   查看详细>>>>
胡方泱等-GRL:利用全岩Sr/Y和La/Yb比值定量估计青藏高... 2020-11-30
     造山带的古高度研究一直是造山带演化和古气候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常用的古高度计算方法是通过古生物化石记录和稳定同位素,如古动物和古植物化石,碳酸盐的氢-氧同位素或团簇同位素等。然而这两种方法均依赖于沉积岩,因此难以获得与古高度直接对应的年代学数...
   查看详细>>>>
Fig.1s.jpg
解海永等-GRL:白天低纬电离层等离子体羽状结构特征与起源 2020-11-27
     电离层等离子体羽状结构是指赤道电离层F区底部低密度等离子体在瑞利-泰勒不稳定性作用下,快速上升到F区顶部,并扩展到低纬甚至中纬度地区而形成的大尺度等离子体密度耗空。它能够对穿越电离层的无线电信号造成闪烁现象,严重影响卫星通讯质量和导航定位精度。电离...
   查看详细>>>>
Fig.1s.jpg
张健平等-PNAS:植硅体分析揭示出末次冰期东亚热带地区... 2020-11-24
     摘要:在末次冰期,东亚热带陆地是否存在类似 Dansgaard-Oeschger事件的千年尺度气候事件及这些事件是受北半球高纬度气候影响还是受低纬度海洋的控制,是长期困扰第四纪古气候学的难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研究员团队与国内同行合作,通过对中国...
   查看详细>>>>
cover.jpg
董亚杰等-QSR:人类两千年前开始显著改造黄土高原生物... 2020-11-19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成为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然而,人类活动从何时起显著影响动植物群落?动植物群落的哪些特征可以揭示人类的影响程度?人类活动对动植物群落组成和变化的作用是否已经超过了自然气候因子的作用?这些问题都还存在许多争议。...
   查看详细>>>>
Fig.1s.jpg
张驰等-APJ:单点卫星方法分析磁绳结构 2020-11-12
     在宇宙空间等离子体环境中,广泛存在着磁绳结构(magnetic flux ropes)。在磁绳结构中,磁场会绕着某一方向旋转,形成螺旋形的磁力线结构,且常能“裹挟”着粒子和电流,形成“桥梁”,促进空间等离子体环境不同区域间物质和能量的传输和交换。比较常见的磁绳结构...
   查看详细>>>>
Fig.1s.jpg
邢魏凡等-GRL:SaU 169月球陨石中雷锆石的发现 2020-11-12
     月球的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其表面物质普遍经历了强烈的冲击变质,形成月壤和各种冲击熔融角砾岩。但是,一个长期令人困惑的问题是,无论阿波罗样品或是月球陨石,极少发现高压矿物相。迄今为止,仅在几块样品中发现了橄榄石的高压相(林伍德石和瓦茨利石)...
   查看详细>>>>
共168页  首页上5页上一页5152535455下一页下5页尾页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