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研究亮点
研究亮点    
Fig.2.jpg
黄天明等-JH:吸附-解吸附导致的流体溶质同位素的变化 2022-04-20
     硼 (δ11B)、锶 (87Sr/86Sr)、锂 (δ7Li)等同位素常被用于示踪水溶组分的来源与演化。例如,海水及其衍生卤水的δ11B值较高(通常40‰–60‰),相比之下,岩石(通常<30‰)和生活废水(0‰–13‰)δ11B值较低。与此类似,海相碳酸盐87Sr/86Sr 值较低(通常小于0....
   查看详细>>>>
Fig.3.jpg
杨凡等-GRL: 基于剪切波各向异性结果获得跨东北亚大陆... 2022-04-15
     以中国东北为主体的东北亚大陆是由多个微陆块俯冲、碰撞而成的拼贴体,自中生代以来深受(古)太平洋和蒙古-鄂霍次克两大构造体系的叠加作用和改造。已有大量的地震成像结果显示,太平洋板块在东北亚下方地幔过渡带中发生了大规模滞留,从而形成全球独有的、东亚“大...
   查看详细>>>>
Fig.2.jpg
林巍/刘佳等-NA&SB:临近空间天体生物学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2022-04-12
     探索地外宜居环境和生命信号是天体生物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也是深空探测的重要科学目标。地球上的一些极端环境是公认开展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理想实验区域。海平面之上20~100公里高度的地球临近空间具有高辐射、低气压、低温、干燥等极端环境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查看详细>>>>
Fig.1.jpg
王恒等-Catena:东北黑土侵蚀亟待防治 2022-04-08
     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最适宜耕作的土壤,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达18万km2。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5...
   查看详细>>>>
Fig.3.jpg
吕彦等-JGR:中南美洲西北部地幔结构及板块动力学过程... 2022-04-08
     中南美洲西北部是纳斯卡板块、科科斯板块与南美板块和加勒比板块交汇碰撞的地区,具有复杂的板块构造和频繁的火山地震活动,是研究板块碰撞及俯冲动力学过程的关键区域(图1)。然而,受数据或方法的限制,前人成像研究的精度和分辨能力不足以准确回答一些重要的科...
   查看详细>>>>
Fig.3.jpg
谷立新等-GRL:电镜技术解析嫦娥五号样品的太空风化作... 2022-04-06
     数十亿年来,月球表面遭受了强烈的太空风化作用,包括微陨石撞击、太阳风及银河宇宙射线的辐射。这些过程极大地改造了月球表面物质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而改变了月球的光谱特征,造成地质分析的多解性。因此,深入研究撞击和太阳风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
   查看详细>>>>
Fig.1.jpg
吴石头/兰中伍等-中国科学&GM:激光方解石U-Pb定年技术... 2022-04-06
     方解石可以在多种地质环境中形成。方解石U-Pb年代学在诸多地学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如古气候、沉积学、成岩作用、断裂时代、成矿过程以及油气运移等方面。早期方解石U-Pb定年主要基于同位素稀释法(ID),然后采用热电离质谱(TIMS)或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
   查看详细>>>>
共168页  首页上5页上一页3132333435下一页下5页尾页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