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所长信箱
│
内部网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
概况简介
│
机构设置
│
研究队伍
│
科研成果
│
实验观测
│
合作交流
│
研究生教育
│
学会学报
│
图书馆
│
党群工作
│
创新文化
│
科学传播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头条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综合新闻
科研动态
研究亮点
一带一路
学术前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研究亮点
研究亮点
李兴辉等-GCA:H2O-NaCl-CO2体系热力学模拟及石英溶解...
2020-07-05
H2O-NaCl-CO2三元混合流体在岩浆、变质和热液系统中很常见,在成岩和成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造山型金矿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金矿床类型,矿化以多期H2O-NaCl-CO2±CH4流体叠加成矿为特征。衡量热液系统中流体相平衡和热力学性质(PVTx),对分析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作...
查看详细>>>>
李佩等-GRL:晚中新世中国西南的古猿为何从幸存到消失?
2020-06-30
古猿在中新世曾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和亚洲南部(图1),到了晚中新世晚期,它的数量在非洲和欧洲大幅减少,而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云南地区,却发现了多种禄丰古猿(约12-6 Ma)化石记录。根据地质记录,从晚中新世到上新世,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过重大转变,这种...
查看详细>>>>
张琳鑫等-SR:从三维孔隙结构特征揭示压实黄土同天然黄...
2020-06-29
黄土作为一种特殊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6%以上,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时,其结构会迅速破坏,强度迅速降低,发生附加下沉。这种黄土特有的工程地质性质被称为湿陷性,由此导致的地面塌陷和不均匀沉降常常造成黄土高原地区...
查看详细>>>>
张明敏等- Fuel:页岩气在非直孔道中纳米流动的分子模...
2020-06-27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以吸附态或游离态赋存在富有机质页岩的微纳米孔隙或裂缝中。与常规的化石能源相比,页岩气具有储量巨大、清洁高效的特点。使用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可以使页岩气从微纳米孔隙运移到压裂缝网,最后汇聚到井筒流出。页岩气的微观流动规...
查看详细>>>>
梅清风等-GCA:太古宙硅酸盐地球均一化的W同位素证据及...
2020-06-22
地球早期演化是地质学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冥古宙和太古宙的古老地球样品,这些样品通常被后期地质作用所改造,传统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很难获得原始信息。短寿命放射性衰变体系能够获取古老样品的原始信息,182Hf-182W短寿命放射性衰变体系的半衰期仅...
查看详细>>>>
黄北秀等-JGR:陆相页岩细观力学各向异性及破裂面粗糙...
2020-06-18
我国页岩类型丰富,海相、陆相和海陆过渡相等不同沉积环境的页岩均较为发育且分布广泛,油气资源储量可观,具有很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受沉积、成岩及构造作用的影响,页岩发育显著的层理结构,导致同一页岩在不同方向上呈现出不同的物理、化学等性质,即页岩具有各向...
查看详细>>>>
田恒次等-JGR:Mg-Li同位素揭示青藏高原中部残余洋壳的...
2020-06-18
青藏高原的逐渐隆升影响了新生代亚洲季风和干旱化的格局,甚至全球气候的变化。其中,隆升的历史和机制是理解这些现象的关键因素。西藏中部广泛分布的始新世长英质火山岩和侵入岩,特别是埃达克岩,为研究西藏早期隆升历史及相关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提供了很好的研究...
查看详细>>>>
共178页
首页
上5页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下5页
尾页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