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研究亮点
研究亮点    
Fig.1.jpg
李仕虎等-EPSL&GRL:青藏高原脉冲式变形与印度-亚洲大... 2020-04-29
     一般认为俯冲板片的拖拽力(slab pull)是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但洋中脊的推力(ridge push)也有一定的贡献,当二者达到稳态时板块运动的速率基本保持稳定,但板块在运动时速度经常会发生突然变化,其动力学机制仍不清楚。晚白垩世以来印度大陆持续向北漂移,与...
   查看详细>>>>
Fig.1s.jpg
何飞等-NSR:负地磁异常区赤道极光 2020-04-27
     磁场和大气共同造就并维系了地球宜居环境。地球大气中的分子、原子或离子从太阳辐射或高能离子流吸收能量后,就会产生发光现象。根据其产生机制不同,大气发光现象可大致分为两类:气辉(Airglow)和极光(Aurora)。气辉是高层大气(指80 km以上的大气层)和电离层...
   查看详细>>>>
Fig.1s.jpg
郑天愉等-NC:印度大陆俯冲到缅甸下方的结构证据 2020-04-24
     印度大陆俯冲(subduction)或底冲(underthrusting)是解释印度与亚洲碰撞以来青藏高原新生代地壳变形、岩浆活动和隆升的一个强有力的构造模式。在喜马拉雅地区,地震成像揭示了包括中下地壳的印度板块向青藏高原之下的底冲构造(Nábelek et al., 2009)。在印度-...
   查看详细>>>>
Fig.1s.jpg
Chit Thet Mon等-GRL:缅甸中部主要活动断裂及其地球动... 2020-04-24
     缅甸在构造上属于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东构造结区域,发育有典型的板块斜向碰撞俯冲构造,受位于缅甸板块之下的印度板块向北运动和向东俯冲的控制影响,缅甸构造活跃,破坏性地震多发。前人研究表明,长达1500 km的实皆断层(Sagaing Fault)吸收了斜向俯冲造成的绝大...
   查看详细>>>>
cover.jpg
【系列成果】重点研发计划“面向矿床学研究的变革性原... 2020-04-22
     矿床,尤其是大型矿床,往往是复杂地质过程多期次综合作用的结果。现代矿床学研究需要对矿床形成不同期次的复杂产物进行精细分析,以精确限定成矿物质来源,准确厘定成矿时间与期次,查明成矿元素的赋存方式,详细刻画元素迁移-富集-沉淀机理,从而精准重建成矿过程...
   查看详细>>>>
Fig.3.jpg
单立灿等-APJL:行星际周期性激波形成的关键过程 2020-04-20
     等离子体激波是天体物理中重要的物理现象,广泛存在于星际、行星际、行星及彗星环境中,它常被用来解释高能宇宙射线和太阳耀斑的高能粒子加速问题。然而,等离子体激波是如何在浩瀚的宇宙中形成的,仍然是天体物理学中最大的谜团之一。目前普遍接受的理论是,等离子...
   查看详细>>>>
cover.jpg
唐冬梅等-GCA:黄铜矿的Cu-S同位素特征指示造山带型铜... 2020-04-17
     镍、铜主要来自于岩浆硫化物矿床,通常由幔源岩浆经历特殊的演化过程聚集而成,全球镍储量的40%,铜储量的~10%产自这类矿床。世界级的铜镍矿大多产出于克拉通背景,近年大型造山带型铜镍矿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但造山带型铜镍矿床的成因机制及演化,特别是控制Cu...
   查看详细>>>>
共178页  首页上5页上一页7172737475下一页下5页尾页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