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所长信箱
│
内部网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
概况简介
│
机构设置
│
研究队伍
│
科研成果
│
实验观测
│
合作交流
│
研究生教育
│
学会学报
│
图书馆
│
党群工作
│
创新文化
│
科学传播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头条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综合新闻
科研动态
研究亮点
一带一路
学术前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研究亮点
研究亮点
李金华等-JGR:细菌胞内生物矿化可形成磁性纳米化石
2020-09-11
信鸽、知更鸟、大马哈鱼、海龟、蜜蜂等高等动物可以感知并利用地磁场的导向作用,进行长距离的迁徙或洄游等。高等动物(如脊椎动物)生物矿化形成骨骼和牙齿,具有支撑和防御功能,也是地质记录开展生命演化的重要化石材料。尺寸更小、结构相对简单的微生物能不能感...
查看详细>>>>
张金海等-NA:嫦娥四号揭密月球背面浅层精细结构和演化...
2020-09-08
月球很早就停止了大规模构造活动,较完整地保留了天体撞击的痕迹,是研究行星早期演化历史的理想场所。撞击作用会深刻地改造原始的月壳物质,是月面物质大规模运移的重要动力,影响范围可达几百乃至上千公里。探测月球浅层结构是深入认识月球撞击和火山喷发等历史的...
查看详细>>>>
田恒次等-GCA:攀枝花层状岩体中钛铁矿大尺度Mg-Fe同位...
2020-09-08
钛铁矿常以副矿物的形式存在于火成侵入岩中,是岩浆演化过程的记录者。但是,在镁铁-超镁铁质侵入体中,钛铁矿和磁铁矿是主要的组成矿物,甚至形成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钒钛磁铁矿矿床。我国西南攀枝花地区出露的晚古生代末期的岩体(露头面积约30 km2,厚约几百米到2...
查看详细>>>>
尧中华等-JGR:磁重联和偶极化过程驱动木星的晨爆和极...
2020-09-02
木星上拥有太阳系中最强的极光现象,其紫外极光图片提供了诸多丰富的特征。事实上,在哈勃太空望远镜对木星的首批极光观测中,人们就发现了巨大的极光增强区域。根据极光形态和发生位置等特征,该现象被命名为木星极光晨爆(Auroral Dawn Storm)。虽然木星晨爆事件...
查看详细>>>>
吴亚生等-GJ:寒武系年代地层划分新方法——碳同位素变...
2020-09-02
我国多个沉积盆地深部寒武系以白云岩为主,且缺失可用于地层对比的化石信息,因此如何对这些白云岩地层进行年代地层划分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寒武纪碳同位素研究,以建立碳同位素地层学方法,揭示碳同位素演化的重要地质事件。较典型的...
查看详细>>>>
张强等-Geology:海洋风尘记录对源区古环境演化指示意...
2020-08-26
亚洲内陆作为全球重要的风尘释放区,新生代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构造运动的双重影响下,亚洲内陆的环境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保存在北太平洋的风尘沉积物记录了亚洲内陆风尘源区古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前人普遍观点认为北太平洋地区风尘通量越高,指示亚洲风...
查看详细>>>>
李鑫等-EPSL:峨眉山古地幔柱改造岩石圈对青藏高原东南...
2020-08-09
作为物质向外逃逸的主要出口,夹持于四川盆地和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之间的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既是检验和理解陆内岩石圈变形机制的理想“窗口”,也是探索高原侧向生长过程、研究高原与邻区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区(图1)。GPS和地质研究均表明藏东浅部物质正围绕东构造结作...
查看详细>>>>
共178页
首页
上5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下5页
尾页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