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研究亮点
研究亮点    
Fig.2.jpg
张驰等-GRL:水星磁尾磁场的振荡 2020-02-25
     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会在地球夜侧形成大尺度拉伸的磁尾结构,太阳风输入能量的90%以磁能形式存储在磁尾,磁尾南北部分的磁场方向互为反向,而中间反向过渡的区域则形成磁尾电流片。前人大量的研究表明,地球磁尾中的磁场常处于振荡状态,振荡是由于磁尾电流...
   查看详细>>>>
Fig.1s.jpg
魏勇等-GRL:月球背面月壤蕴藏着地磁发电机35亿年演化... 2020-02-14
     地磁场是地球生命起源与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地磁场由地核“发电机”产生,其起源时间可追溯至30多亿年前,甚至可能到42亿年前,应不晚于生命起源。地磁场不仅对生物圈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对与之耦合的大气层、水圈等圈层的物质和演化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由于磁场...
   查看详细>>>>
Fig.1s.jpg
史锋等-GRL:数据同化揭示我国降水一致变化模态的机理 2020-02-05
     降水的异常变化可引起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因此降水变化规律和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几百年是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弱的历史时期,其降水空间格局可为理解降水的自然变化规律提供理想情景;然而由于混沌效应及误差非线性增长...
   查看详细>>>>
Fig.3s.jpg
李继磊等-NC:解析俯冲带硫循环 2020-02-04
     硫(S)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挥发分之一,在地球圈层形成与分异、岩浆演化与氧化还原状态、金属成矿元素富集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地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俯冲带是全球最大的物质循环系统,俯冲板片携带大量地壳物质进入深部地幔是壳-幔物质输送的关键环节,俯冲...
   查看详细>>>>
Fig.3s.jpg
刘震等-EPSL:地震波成像发现印度大陆俯冲板片撕裂 2020-01-25
     自印度与欧亚发生碰撞以来,印度大陆岩石圈板片在青藏高原下方至少俯冲了数百公里,俯冲板片东西向变化明显,西部为平俯冲,中部为小角度俯冲,东部为大角度俯冲,俯冲距离由西到东逐渐变小。在青藏高原中南部发育了一系列南北走向的裂谷(地堑),近年来的研究根据...
   查看详细>>>>
cover.jpg
张明明等-GCA|MPS:原始球粒陨石中难熔包体的“前世今生” 2020-01-21
     球粒陨石是太阳系形成和早期演化过程残留的“化石”,是地球等类地行星的“建筑材料”。难熔包体是球粒陨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太阳系最早形成的固态物质(~4567 Ma),记录了太阳星云的初始状态、重要事件以及星云盘径向空间上的同位素分布。难容包体通常由黄长石...
   查看详细>>>>
cover.jpg
李国主等-GRL:IONISE观测揭示行星际磁场Bz极性变化导... 2020-01-17
     地球电离层是指地球高空60~1000 km高度中性大气被部分电离的区域。在低纬赤道,电离层等离子体动力学过程受行星际磁场Bz极性变化影响,其引起的行星际穿透电场可导致低纬电离层等离子体重新分布,造成电离层时空变化。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是描述电离层的一个...
   查看详细>>>>
共177页  首页上5页上一页7172737475下一页下5页尾页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