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简报第二十期(总第97期)
2005-12-27 | 作者: | 【 】【打印】【关闭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所办公室            第二十期(总第97期)        2005年12月27

————————————————————————————————

973计划“大陆深俯冲作用”项目通过验收

 

日前,973计划“大陆深俯冲作用”项目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是我所科学家牵头组织的第一个973项目。

 

该项目深入研究了许多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如大陆俯冲的深度、超高压岩石是“原地”还是“外来”的、深俯冲大陆岩板是否能够释放熔流体、超高压岩石在上地幔是否可以发生剪切变形、是否可以断离等,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创新研究成果。

 

项目论证了陆壳物质可以经历大规模的深俯冲作用,证实了超高压榴辉岩属“原地”成因;提供了大陆地壳岩石曾被俯冲到大于200km、可能达到300km的矿物学有力证据。依据稳定同位素研究,阐明了大陆深俯冲作用具有快速俯冲和快速折返的特征;根据系列性的同位素年代学新资料,确定了折返的阶段和各阶段的抬升速率,揭示出叠瓦式俯冲和折返的特点;通过对盆地沉积物源中超高压砾石和高压-超高压碎屑矿物的研究,证明了部分超高压岩石在早侏罗世已经出露到地表,完善了快速折返的地质记录。此外,还发现了大陆深俯冲和折返过程中排出流体和生成熔体的一系列矿物岩石学证据,证明大陆深俯冲作用可以造成上覆岩石圈地幔的交代。发现或研究了西南天山、阿尔金和北秦岭地区的超高压变质带,确立了中国西部古生代的大陆深俯冲作用,提供了阿尔金、柴北缘和北秦岭的大陆深俯冲深度可达200km以上的矿物学证据;发现了柴北缘早古生代由大洋俯冲到大陆俯冲的连续的地质记录,提出了地质演化模式。

 

项目执行期间,发表了一批重要学术论文,被SCI期刊引用超过770次,其中在《Earth Sci.Rev.》、《Geology》、《J Geophy.Res》、《Chem.Geol.》和《Lithos》等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65篇;为国际学术界确立了2个新的超高压地体;值得关注的是,项目执行期间成功地争取到下一届国际榴辉岩大会的主办权,提升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在国际超高压变质研究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

(郭敬辉供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