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研究亮点
邹宇等-EG:空间统计分析揭示坡度和断层距是同震滑坡易发性主控因素
2022-04-28 | 作者: | 【 】【打印】【关闭

  同震滑坡是最具破坏的地震次生灾害之一,可以造成大范围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山区,了解同震滑坡的易发性控制因素是预测潜在地震区同震滑坡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性的基础,对防震抗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控制同震滑坡发生的因素众多,包括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体破碎程度、同震断层、地震、场地烈度、人类活动、土地利用等,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为此,前人发展了信息量法、主成分分析法、频率比法、多元统计方法、逻辑回归方法、蒙托卡罗方法、模糊数学方法、神经网络方法等来开展同震滑坡易发性、危险性及风险性的评价。然而由于主控因素不明,现有的研究往往要采集各因素的海量数据,在讨论各因素与同震滑坡空间分布的统计关系上,进而开展潜在震区同震滑坡易发性、危险性及风险性评价,难以高效准确实现同震滑坡空间分布预测。 

  针对上述重要问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邹宇工程师、祁生文研究员、郭松峰副研究员等,以201483日中国云南省鲁甸县发生的Mw6.1级地震为例开展研究。该地震由前期未测绘的隐伏断层(包谷垴-小河断层)引发,同震滑坡分布并未沿发震断层两侧展布,如汶川地震等揭示的情况。基于建立的同震滑坡及影响因子数据库,通过空间分析揭示了同震滑坡空间分布的主控因素。通过对震前、震后山体滑坡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图像解译和实地调查,在面积为704.7 km2的研究区内,共识别出1414个滑坡,建立了鲁甸地震滑坡空间数据库(图1)。详细绘制了研究区构造、岩性等地质背景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滑坡的空间特征,通过GIS空间分析,表征了滑坡发生与坡度、高程、坡向、地震烈度、距发震断层距离(以下简称断层距)、距震中距离、岩性、距非发震断层距离、距河流距离、距公路距离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1 鲁甸地震位置图及同震滑坡数据库

  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各个因素与同震滑坡易发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曲线下面积方法,对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展开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坡度和断层距是同震滑坡易发性的两个控制性因素,随着断层距的增加,同震滑坡发育密度呈明显的指数下降趋势,但随着坡度的增大,同震滑坡密度表现出良好的韦伯累积分布(图2,图3)。其他因素的影响受到这两个因素的控制,其对同震滑坡易发性的贡献通过坡度和断层距两个因素得以体现。 

2 滑坡密度与断层距的关系

3 滑坡密度与坡度的关系

  以高程为例,分析坡度、断层距与高程之间的关系。在700-1200 m范围内的高程区域,边坡坡度在10°以下的百分比约9%,在20°以下的百分比约28%;而在>2700 m范围内的高程区域,边坡坡度在10°以下的百分比约为30%。在20°以下的百分比约74%。可见,随着高程的增加,边坡坡度逐渐降低(图4)。 

  与此同时,在700-1200 m范围内的高程区域,断层距在3 km内的百分比约为29%,在6km内的百分比约为52%;而在>2700 m的高程区域,断层距在3 km内的百分比约为0,在6 km内的百分比约为18%。可见,随着高程的增加,断层距逐渐增加(图5)。图4、图5阐述了坡度、断层距与高程的关系,清晰阐明随着高程的增加,滑坡密度逐渐下降的现象是由坡度、断层距控制的结果(图6)。 

4 高程与坡度之间的关系

5 高程与断层距之间的关系

6 滑坡密度与高程的关系

  该研究表明,对于即使隐伏的同震断层,其同震滑坡易发性和非隐伏同震断层易发性类似,比如汶川地震(Qi et al, 2010),坡度和断层距两因素是其控制性因素,这一研究对于同震滑坡易发性的预测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Engineering Geology (邹宇,祁生文*郭松峰郑博文,詹志发,何乃武,黄晓林,侯晓坤,刘海洋.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seismic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the Mw 6.1 Ludian earthquake in China [J]. Engineering Geology, 2022, 296: 106477. DOI: 10.1016/j.enggeo.2021.106477)。研究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等项目资助(QZKK2019090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