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6日,首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开幕,会上颁发了首届“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和2019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6位科学家分获这两大空间科学奖项。我所李国主研究员获空间物理学科“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
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于1989年设立,每两年颁发一次,旨在奖励我国在大气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及空间探测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年龄在45周岁(含)以下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郑飞、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李永华和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徐卫明分别在大气物理、地球物理与空间探测领域获得这一奖项。
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邓麦村为李国主颁奖(照片来源: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获奖人合影
(左起: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邓麦村,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郑飞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李永华研究员,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国主研究员和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徐卫明研究员,赵九章先生女儿赵理曾女士)(照片来源: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赵九章奖获奖人介绍
大气物理学科获奖人:
郑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1979年5月出生,男。
郑飞长期从事厄尔尼诺预测与资料同化研究。打破了厄尔尼诺预测的多个瓶颈,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逐步建立了高预测技巧的厄尔尼诺集合预测系统,并延长厄尔尼诺预测时效到一年,进入国际第一梯队;该系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家和省级业务部门,积极服务于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与政府决策。
曾先后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全国“十佳”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气象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等;并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含通讯作者)SCI论文近40篇。
地球物理学科获奖人:
李永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1975年11月出生,男。
李永华长期从事壳幔深部结构与地球动力学研究。采用面波方法构建了高分辨的东亚3D地震S波速度模型;采用远震接收函数方法编制了高分辨的中国大陆地壳厚度图,为东亚及中国大陆深部精细结构探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约束。
他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在 EPSL等国际刊物发表SCI/EI论文10篇,获得过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并入选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人才(2015年)”和“骨干人才(2019年)”。
空间物理学科获奖人:
李国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1980年9月出生,男。
李国主长期从事低纬电离层不均匀体探测诊断和机理研究。自主设计发展了中国大陆首台三亚VHF电离层雷达干涉系统,研制开发出不均匀体成像和瞬时风场探测技术与模式;通过长期综合观测和组织有关国际联测研究,发现了我国低纬电离层不均匀体系列新现象,在不均匀体发生与变化特性和产生机理等方面取得多项特色突出的研究结果;证实火箭尾气喷发产生的电离层不均匀体大尺度结构,发现南中国电离层不均匀体泡的主要产生地及其长距离迁移特征,相关成果对低纬电离层动力学研究和电离层空间天气预报有着重要意义。
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先后获国际无线电联盟URSI AP-RASC和GASS青年科学家奖。
空间探测学科获奖人:
徐卫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1977年11月生,男。
徐卫明长期从事空间主动光电技术与系统研究,着重于空间激光测距与成像探测技术,激光相干探测技术、激光点云图像处理技术和激光诱导击穿等离子体光谱技术等激光相关技术研究。承担了中国探月系列激光三维成像避障雷达、激光测速雷达、火星激光光谱探测仪器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嫦娥三号、四号月球探测器安全着陆做出了突出贡献。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中科院杰出团队奖,被评为第五届中科院上海分院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
(供稿:科技处 编辑:综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