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所自主研发的32台海底地震仪(OBS)参加了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2”号科学考察船承担的国家基金委南海深部结构探测航次。
该仪器首次在南海中央海盆4000多米水深海域大批量投入使用,航次中前后共投放该类型仪器52台次,全部成功回收,回收率100%,在南海扩张中脊等深部结构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席科学家丘学林教授认为“国产海底地震仪(OBS)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航次分两个阶段,第一航段5月5日从广州新洲码头出发,5月29日到达三亚补给休整,历时25天,圆满完成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南海中央海盆三维OBS探测与扩张脊深部地震结构研究”的海上调查任务,共投放32台国产OBS(图1),全部成功回收,放炮测线总长度2500公里(图2),连续放炮作业12天,OBS平均留底时间15天。
第二航段6月2日-6月9日,历时8天,圆满完成国家基金委南海北部地球物理科学考察的OBS探测任务,共投放20台国产OBS(图3),全部成功回收,放炮测线长230公里,连续放炮作业1天多,OBS平均留底时间3天。
国产OBS第一次采用大批量、跳蛙式作业采集方式集中在4000米水深海域作业,不但自身得到了检验,也为国家基金重大项目记录到宝贵的实测数据,标志着国产OBS仪器各项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在实际应用中又迈出关键一步。
图1 中央海盆OBS台阵和放炮测线分布图
(白圈—国产OBS,灰圈—德国OBS)
图2、第一航段实际放炮轨迹和海底地形
图3 第二航段测线和站位分布图
图4、中央海盆投放32台国产OBS全部成功回收
图5、正在投放过程中的国产OBS
图6、安装调试好的国产OBS等待着再次投放
(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