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科技论文的发表与引用
2011-04-29 | 作者:张维 摘编 | 【 】【打印】【关闭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王鼎盛院士最近指出,论文发表后,引用的频次并不因发表期刊的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文章质量是决定引用次数多少的最关键因素。”

王鼎盛院士参与《中国物理快报》编辑工作二十多年,知道一些科研人员喜欢把论文投到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尤其是国外的期刊。在他看来,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作者认为,同样的论文投到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可能受到的重视程度更高;另一方面是国内不少科研机构在评价科研论文的价值时,往往习惯于看其发表在何种期刊、影响因子是多少,甚至据此发奖金、定职称。

“有些单位曾规定,发表论文就有奖励,而且奖励的额度与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成正比。例如我了解的一个单位是,奖金额度=(1+影响因子)×1000。”王鼎盛院士说,这个单位有100多位科研人员,每年用于发放奖金的费用为200多万元。

其实,能否做出科学界公认的重大成果,才是决定论文受重视程度的“撒手锏”。

没有选择国外的顶级期刊,2008年,中科院院士赵忠贤将自己在超导领域研究上的一流成果,发表在《中国物理快报》上。“当时,他的学生是希望把论文投到国外刊物,因为这样可以更顺利的毕业拿到学位。”王鼎盛说,但赵忠贤自己并不追求刊物的影响因子,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优势在于周期短,成果能最及时地呈现在同行面前。事实证明了王鼎盛之前对文章质量与引用次数之间关系的判断:截至2010年底,仅两年半的时间,赵忠贤这篇论文的引用次数已接近500次。

“国产物理论文进入了国际交流圈子,其平均引用率并不高。”王鼎盛院士统计发现,国产物理论文平均累计引用次数在国际上排名仅居第10位,只有德国、美国等先进国家的1/2,甚至1/3。与过去相比,现在我国的科研实力确实提高了很多。但即便如此,我国科学家以第一作者独立发表的物理论文中,引用超过1000次的仍然是零。“跟科技强国比的话,差距还是蛮大的。”王鼎盛说,尽管我国物理论文总数已上升为世界第一,但在引用超过300次的论文中,中国只占1%,美国则约占50%。

中国物理研究近年来有了长足进步,每年产出具有相当国际交流价值的论文约2万篇,体量不可谓不大,但是5个主要国内物理学刊物仅刊登了其中的3400余篇,约占18%。“也就是说,更多的论文投向国外,大约80%是国外刊物在替我们发表。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恐怕会有些问题。”王鼎盛院士分析,如果按照目前国际科技期刊出版的发展趋势,论文实现开放获取(Open Access)已为时不远。

开放获取,意味着论文作者需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给期刊出版商。“据我了解,现在一些开放获取的论文需要作者支付至少1000美元。”王鼎盛院士算了一笔帐:如果按目前中国的物理学界每年生产15000篇SCI论文来计算,未来开放获取,将使我国每年为物理论文发表支付国外出版商超过1亿元人民币!

而这仅仅只是物理一门学科。“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国外出版商格外重视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王鼎盛院士坦言。国内论文外流至国外刊物,而国外出版商再将其卖回中国,用王鼎盛的话说,“这其中的利益如果算下来,会令人瞠目结舌”。

王鼎盛院士指出,对于出版社和出版商来说,看重的是其商品属性,吸引好论文,可以让期刊卖得多、卖得快。而对于科学家来说,则看重的是其知识载体的属性。在他们的理想概念中,科技期刊最好能够免费阅读和获取。“未来有成就的科学家,很可能他的第一篇论文十分普通。但如果不让他发表第一篇,后面就没有进步的台阶。”王鼎盛院士表示,这样的办刊理念很实际。“美国物理学会为什么要办刊物?当然不是为了发表中国人的文章,而是要发表本国的。”同样,中国物理学会办刊的目的,首先就是要让中国物理学界有交流价值的文章有地方发表。“所以,办刊要考虑量的问题,包括物理学会的会员有多少,每年能够出多少论文,物理学会有责任让它们有地方发表。”

对于国内办好科技期刊,王鼎盛院士建议,要让好文章能够在刊物上快速发表,否则对作者没有吸引力。“平均来说,国内刊物作者从投稿到发表,还保持在一年左右。”

(原文刊登于2011年4月22日《科学时报》,重新编辑后有删节)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