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学术争鸣,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学术发展的标志,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并促进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历史上,古希腊在哲学、政治、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争鸣,创立了光辉灿烂的西欧古代文明,并由此带来西欧文艺复兴,引发了欧美各国的产业革命及其生产力的大发展。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先进思想的争鸣,也带来了生产力的较快发展,促进了封建帝制取代奴隶制,形成了秦汉大帝国的统一王朝。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引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中国的诞生,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学术争鸣活跃,科学事业就会得到快速发展,就会促进社会经济的飞速跨越。学术争鸣受到压抑,科学发展也就缓慢,就会造成社会混乱,经济遭到破坏。
近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科学》杂志刊登题为《科学与中国现代化》的文章,也再次提倡自由学术争鸣。温家宝指出,中国要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调整科学研究的布局,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此外,提倡自由的学术争鸣,优化学术环境,形成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鼓励探索,宽容失败。
当前,我们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而努力,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也面临着非常复杂的矛盾。正常的学术争鸣,在科学研究中应该成为常态,更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以下全文照发2010年11月15日刊登在《北京青年报》上的文章,希望引起读者的关注,进一步提倡在我所加强学术争鸣、促进创新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 第四纪冰川“悬案”再度掀起争鸣的新波澜
几百万年以前,中国大地是否被冰川所覆盖?近一个世纪以来,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乃至国外的冰川研究者,并为此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近日,在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地质论评》杂志上,刊出中国科学院施雅风院士的新作《论李四光教授的庐山第四纪冰川是对泥石流的误读》,使这一科学“悬案”再度掀起争鸣的新波澜。
“以庐山为代表的中国东部山地,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学术界一直以来都分成两大截然对垒的阵营。”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馆长庞献辉告诉记者,一派是赞成派,以地质专家为主,另一派是反对派,以冰川专家为主。第四纪冰川是地球史上最近的一次大冰川期。双方的争论从李四光先生提出华北(1922)和庐山(1937)冰川作用观点时就很激烈。李四光先生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认定庐山第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并命名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
在这个问题上,曾经出现过三次争论的高潮,第一次是在上世纪60年代,争论的焦点主要涉及与东部第四纪环境变化情况(其他方面所记录的如古人类、动植物遗存等)是否协调。上世纪80年代也有一次高潮,争论范围比较广泛,最后以施雅风先生等人的著作《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而平息。现在又算是一次高潮,此次争论实际上差不多10年前就开始了。
■ 在中国的东部山地,是否具备发育冰川的条件
以施雅风院士为代表的“反对派”认为,地处中纬度的庐山,绝无可能形成第四纪冰川。因为庐山牯岭海拔1165米,从现代气候记录推测,7月气温必须下降20℃,处此高度的庐山才具备积雪成冰的条件,而事实上,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任一冰期均未降温达如此大的幅度。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敬也认为,中国东部海拔2500米以下的地区,是不可能存在古冰川的。他告诉记者,东部年均气温约15℃,按照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的原则,海拔至少在2000米以上才有可能形成冰川。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韩同林,是“赞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用现代气候的记录,推测几百万年前的气候,得出来的结果,显然是值得推敲的。“地球的气候是不断变化的,就像2008年年初席卷整个中国南部的冻雨暴雪,都是让人难以预料的。”
韩同林告诉记者,在距今约200万至300万年前,全球气候曾发生过一次大降温,当时全球3/4的陆地,除沙漠和中原几处除外,几乎整个中国大陆,包括朝鲜半岛和日本在内,都被一片白茫茫的冰雪所覆盖。
另外,韩同林认为,在全国各地,比如海南岛和广东发现“冰臼”,也是有力的证据。但“反对派”认为,所谓“冰臼”其实是“壶穴”。于是,学术界又引发“冰臼”与“壶穴”之争。
“冰臼”是冰川的直接产物。冰川融水沿着冰川裂隙向下流动时,由于冰层内有巨大压力,呈“滴水穿石”的方式,向下进行强烈冲击、游动和研磨,最终形成深坑,貌似我国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
“壶穴”其形似井,坑壁光滑如镜,成因既有流水作用,也有风化作用。河成壶穴,因急流中伴有漩涡,夹杂着砾石和泥沙旋转,长年累月磨蚀着河床下的基岩,久而久之,便形成很深的坑穴;风化壶穴,则是风蚀而成的坑穴。
韩同林说,我发现的‘冰臼“,明显是受一种由上而下的外力所致,非冰川作用而不能成。许多“冰臼”是在山顶上发现的,流水作用说不通。当然,瀑布作用也能形成石臼,但是许多“冰臼”出现在河谷的平坦之处,周围并无高坎和陡壁。
“另外,漩涡也不可能磨出石臼来。”韩同林说,他曾做过实验,用石膏代替岩石,用水泵抽水,模仿从高处落下的冰川融水,结果石膏上出现了“石臼”,后来又模仿河流中的漩涡,但怎么也没冲出一个“石臼”来。
张文敬并不认为现在还有“冰臼”存在。“首先,现代冰川地区并未发现‘冰臼’;其次,经过200万至300万年这么长的时间,那些被冰川覆盖过的山顶,应该早就被侵蚀平了,怎么可能还会有‘冰臼’”。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周尚哲教授认为,山顶上的“壶穴”,应该属于风化壶穴,冰川作用无法解释。比如,青岛崂山顶上的壶穴,一些专家也将其与冰川作用联系起来。我认为,即使有冰川,山顶应该位于冰川积累区的后壁以上部位,远在雪线以上,不是冰川流水所在。
“崂山本是花岗岩山地,球状风化的大石头漫山遍野,一直滚动分布到海边,重力移动可以完全解释,无须诉诸冰川。”周尚哲告诉记者,像带擦面的擦痕石那样的证据,迄今尚未发现一例,所以冰川作用没有说服力。
■ 泥砾、大石头等沉积物是否因冰川造成
另外,各种沉积物是否因冰川造成,也是争论的焦点。比如,泥砾、大石头、疑似冰斗、冰川谷、石英砂等均存在多解性,而所谓似“钉头”和“鼠尾”状的擦痕石,以及所谓马鞍石、麻花石、灯盏石等奇形怪状的石头,均被“赞成派”视为冰川作用的证据,“反对派”则认为,这是对冰川鉴定标志的误解,实际上压根与冰川无关。
“冰期降临和冰川扩张是第四纪的标志性事件,了解冰川波动变化,关系到我们对地球晚近时期气候与环境演化历史的认识,帮助我们对当今以及未来气候环境变化的认识。‘周尚哲说。
他认为,中国东部的泛冰川观点如果成立,那不光是中国,整个地球在冰期中的面目,都得重新审视,至今全世界科学家一点点划定的第四纪冰川分布范围,也都要重新考虑。“目前尚没有国际冰川学者把‘壶穴冰臼说’这种中国土特产当回事。”
■ 学术上的争论应当持续,旅游上的炒作应当收敛
韩同林坦言,自己属于“少数派”,绝大多数学者并不赞同他的观点。但他对冰臼理论进行过很多的实验,实际模拟过这种现象,是通过研究提出的。他欢迎科学讨论,“百家争鸣”科学才有发展。
周尚哲认为,总的来说,正常的学术争论是好事情,表明争论双方穷根究底的科学态度,科学研究需要怀疑。一些青年学者孜孜以求地研究壶穴的各种形成机制,总是不满足于已有的答案,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目前一些研究夹杂着旅游的需要。旅游部门需要把风景点说得离奇一些以招徕游客,许多风景点顾不得弄清真伪,就忙着立牌子、配解说,宣扬冰川之奇功伟业。如庐山、北京西山、崂山、桂林一些地方等等,实际上都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尤其自“壶穴冰臼论”开始,个别学者在这方面起了不好的作用。他们热衷于配合这种炒作,一旦出意外,就拉上媒体,忙不迭地在报纸、电视、网络上做宣传,是一种吹吹打打的“科学研究”。
“这种方式的炒作,其影响面比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广得多,极大地误导群众。所以我认为,学术上的争论应当持续下去,而旅游意义上的炒作应当收敛。”周尚哲说。
文/吴洣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