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0日,“末次盛冰期以来我国气候环境变化及干旱-半干旱区人类的影响与适应”项目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该项目是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批启动的19个项目之一,旨在通过我国不同自然带高精度气候环境变化序列的重建,围绕过去全球温度变化对季风的影响、季风和西风环流的相互作用、温度-降水-CO2浓度-早期人类活动对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的影响等紧迫问题开展研究,力争为理解全球温度和CO2浓度增高对我国气候环境的影响、区分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从过去全球变化的角度做出贡献。
启动会有50余人参加。与会的领导和知名专家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项目专家组组长丁仲礼院士,专家组成员刘嘉麒院士、林海研究员、王苏民研究员、王会军研究员和周力平教授,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傅小锋副处长、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范蔚茗局长、张鸿翔处长。项目首席科学家郭正堂研究员、课题组长陈发虎教授、鹿化煜教授、羊向东研究员及项目组40余名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吴福元副所长主持了启动仪式。他首先代表项目承担单位对与会的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并表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将对项目组给予全力的支持和保障。
傅小锋副处长代表科技部对项目依托部门和承担单位的重视与支持表示感谢,对项目的立项和启动表示祝贺。他指出,全球变化研究既是一个前沿基础科学领域,也是紧迫的社会需求,国家对全球变化研究高度重视。他期望项目组全体成员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努力工作,力争取得具有高显示度的成果,并在学科建设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范蔚茗局长代表项目的依托部门对科技部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资环局将大力支持项目的研究工作,即时了解项目的进展和执行情况,并做好项目承担单位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他预祝项目在专家组指导下、在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的领导下进展顺利,取得突出成果。
丁仲礼院士对项目的启动表示祝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全球变化研究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启动是一件大事,体现了国家对该领域的高度重视。他期望该领域科研人员要珍惜这次机会,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原创性成果,提升我国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项目首席科学家郭正堂研究员、各课题负责人和部分研究骨干分别汇报了项目及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专家组对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就研究工作中的难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提出了详细具体的指导意见,并对项目组提出了殷切希望。
刘嘉麒院士指出,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一直是难点之一,希望项目组在区分全新世晚期以来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干旱-半干旱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多下功夫。林海研究员指出,项目和各课题要高度重视集成研究;作为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项目之一,目标要始终紧扣研究计划的顶层设计;项目不仅要获取新的关键证据,而且要对过去积累的资料进行评估分类,加以利用。王苏民研究员指出,季风和西风环流的相互作用与环境效应是关键问题之一,研究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各种替代指标的气候和环境意义,高质量数据是研究工作的核心所在。王会军研究员指出,在气候变化机理研究中,数值模拟非常重要,项目要充分发挥地质-生物记录和数值模拟结合的优势。周力平教授建议要重视不同边界条件下温度变化的幅度,并强调年代学研究对实现项目科学目标的关键作用。
丁仲礼院士对专家组的意见进行了总结,并对项目的实施方案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他强调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科学目标“自上而下”的凝练,以避免出现“炒冷饭”的局面,注重科学增量,而不能只满足于发表一些文章。项目要以不同时间尺度我国的区域变化与全球变化的动力学联系为主线,进而分解为一些更具体的问题,提出概念模型,通过地质证据和数值模拟的结合在机制上突破。他建议项目在气候环境事件的空间差异、增温过程中大气环流的重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变化、高低纬过程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的方式和强度序列等关键证据和问题上多集中力量。他指出,季风环境不仅响应全球变化,而且对全球变化有显著的驱动作用,在研究中要高度重视。
最后,郭正堂研究员对专家组的精心指导表示诚挚的感谢,要求项目组在会后认真消化吸收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并表示与项目全体成员一起共同努力,力争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