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我所科研人员积极参与青海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评估工作
2010-05-15 | 作者:科技与成果转化处 | 【 】【打印】【关闭

图1 青海玉树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

(根据野外科学考察的精细填图和高精度遥感图像解译结果绘制,付碧宏研究员供图)

2010年4月14日7点49分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Ms7.1级地震,震中位于隆宝镇附近(33.2°N,96.6°E),地震造成青海玉树州玉树县结古镇至隆宝镇一带大量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导致严重的人口和经济损失。

地震发生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进行“国家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估”研究项目。我所青藏高原研究室付碧宏研究员承担“玉树地震灾区地震地质条件评价”子课题;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祁生文副研究员承担“玉树地震灾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子课题。其评估成果将为地震灾区灾后重建规划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4月21日,付碧宏研究员及其课题组成员,紧急从北京赶赴地震灾区,开展地震断层和次生地质灾害的野外科学考察工作。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地区,科考队成员克服高原缺氧、食宿不便等困难,步行距离达80多公里,使用手持GPS设备追踪定位并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解译,落实同震地表破裂带长约33km(图1);并使用厘米级高精度实时动态差分GPS对地表破裂的位移量、同震地标变形的精细微地貌特征和几何学特征进行了测量。通过分析野外科考采集的丰富资料、玉树地震灾区的地震烈度分布特征、主要活动断裂带活动特性和同震地表破裂带(图2)的特征,结合各断裂带所发生的历史地震震级大小和大地震复发的周期,以及参照地震灾区灾后重建中城市建设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活动断层“避让带”和“禁建带”宽度等因素的综合评估,他们编制出青海玉树地震地质条件适宜性综合评价图及相应专项评估报告。报告针对玉树地震灾区的地震地质条件提出重建建议:(1)加强地震灾区人口密集地区的活动断层探测研究和设立对活动断层的“避让带”、“禁建带”;(2)严格执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增强建筑抗震能力;(3)地震极重灾区结古镇可以原地重建,但局部应避让活动断层;(4)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图2 (A)玉树地震地震断层横穿草场和道路(照片中箭头所指为地震断层位置);

(B)野外科学考察队全体队员在帐篷前合影(付碧宏研究员供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