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计财局组织的“中科院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交流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7-28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来自科技部、中科院的50余位管理部门领导、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科研管理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2006-2008年立项、由中国科学院下属各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负责人(19名)进行了项目汇报。其中,由我所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宁百齐研究员负责承担的一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电离层历史资料整编和电子浓度剖面及区域特性图集编研”从项目的立项背景、研究内容、最新进展及突出成果、下阶段工作计划、管理经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作了详细的汇报。科技与成果转化处副主管刘强作为依托单位科研管理代表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上,科技部基础司沈建磊处长作了“科技基础性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他首先对科技基础性工作的定义、特点;主要工作思路;支持重点与立项情况进行了介绍,然后谈了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的考虑。
2006-2008年间,中科院承担了16个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和3个一般项目,我所目前只承担了1个重点项目,下一步我们将在深刻理解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定位基础上争取组织其他项目立项。
背景信息:
一、科技基础性工作简介
科技基础性工作是指对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长期系统的采集、整理与保存,并进行分析、综合、探求其基本规律的工作。它是基础研究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推动科技进步、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保护国家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十一五”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指出,要显著提高我国基础性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为科学研究提供保障和支撑条件。
二、重要作用
1、基础性工作为科学研究提供权威准确的科技参考资料
2、基础性工作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主要工作
2006年科技部启动了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针对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布局。
1、支持重点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主要用于支持对科技发展有重要作用但现有国家科技计划尚无法覆盖、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支持的基础性工作。支持重点包括三个部分:一、科学考察和调查,主要是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区域或主体开展多学科综合调查与考察,凝炼出重大的科技需求,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同时对综合利用、治理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我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中国湖泊水质、水量和生物资源调查等;二、科技资料的深度综合加工与整理,主要是利用多学科观测资料围绕某项科学主题深度加工成统一表达的基础性工作,对学科交叉与融合以及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如中国动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和中国植物志的编研等;三、基础科学规范与标准物质,主要研究拟定科学分析、检测测量等实验技术中用于量值溯源和方法确定性研究的科学规范和重要实物标准,如地学研究中的重要标准物质研制等。除了以上三个方面作为重点项目支持外,专项同时设立一般项目,主要支持国家各部委(公安部、民政部、国家环保总局、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科研工作中有重要影响的急需解决的基础性工作。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在2006年至2008年之间,全国共部署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95项(重点项目34项,一般项目61项),支持总经费5.79亿元。2009年共立项14个,其中重点项目4项。目前重点项目的资助强度在1000-1500万元左右,一般项目资助强度在100-200万元之间。
2、主要做法
基础性工作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公益性的特点,因此基础性工作专项的组织实施与其他科技计划项目不同,通常它的技术方法成熟,较少技术攻关的内容,成果也难以通过论文、专利等形式直接体现,项目组织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设计总体方案、组织队伍及制定工作规范,强调合作精神及成果共建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