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19日,我所在读07级硕士生和08级博士生100余人到河北省曹妃甸地区和唐山开滦煤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曹妃甸原本是渤海边上的一个小岛,因岛上有曹妃庙而得名,无原住民,总面积约为16平方公里。90年代初期,这里开展了大规模的建设,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2005年,国家批准首钢“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结合首钢搬迁和唐山地区钢铁工业调整,在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
如今,曹妃甸成了工业开发新区,小岛原形浑然不见,有高速公路直通唐山、天津。曹妃甸被列为国家首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是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始终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并得到北京市、河北省的大力支持。
我所研究生的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的高度重视。公司副总经理强伟亲自在沙盘前详细讲解曹妃甸的历史变迁和建设过程。随后,派专人引导参观了建设中的曹妃甸海港。
曹妃甸因其地理位置及水深条件,可供开发25万吨级多专业、多用途泊位的港口,可进出口铁矿石、原油等大宗物品,也可用于中小吨级中转疏运等,发展潜力巨大。面对我国南北资源互补、经济融合的走势,曹妃甸的综合开发建设,有利于构建新的区城优势,不仅在“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对首钢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产业空间。同学们通过参观,实地感受了曹妃甸的建设规模,对曹妃甸的发展前景表现出极大兴趣。
4月19日,同学们冒雨考察了保存于河北理工大学校园内的地震遗址,并参观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先有开滦后有唐山”,有着128年历史的开滦煤矿曾是唐山的重要经济支柱,然而大地震让开滦和这座城市一同覆灭,虽然很快就恢复了生产。但改革开放后,开滦开始陷入亏损。开滦人并没有屈服,他们由此困境始,推向了市场,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1994年,开滦提前两年实现了扭亏为盈,结束了长达8年的亏损历史,开滦煤矿与唐山一起获得了新生。在参观中,同学们兴趣盎然,他们认真听取讲解,仔细观看展品,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实物使同学们深刻感到改革开放的巨大动力。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大家深深认识到:唐山已经由一个资源开发型的重工业城市,转变为一个以钢铁制造为支柱的资源加工制造型的重工业城市。改革开放给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一个企业带来了巨大变化。认识到国有企业改革的艰巨性和建立循环经济的理念的必要性。虽然是短短的两天,但是客观现实感受给同学们的教育却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实践使他们多了一份成熟,多了一份思考。有利于今后在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实际运用,也有利于提高自身认识社会的能力,为将来投身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