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简 报
所办公室 第八期(总第128期) 2007年4月11日
——————————————————————————————————
973项目“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召开工作会议
4月7至8日,国家973计划项目“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举行了工作部署会议。会议主要目地是向项目顾问组和专家组汇报项目以及课题的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征求顾问组、专家组的指导意见,对项目实施的前2年的研究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国家973计划咨询组专家李廷栋院士和陈运泰院士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指导性意见。
项目顾问组和专家组成员,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的领导,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等主要承担单位的有关领导,项目所有课题负责人、部分研究骨干和研究生等,约80人出席会议。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翟明国研究员主持,由首席科学家陈衍景教授聘请涂光炽院士、刘光鼎院士、常印佛院士、王德滋院士、陈毓川院士、马福臣教授等为项目顾问,宣布了由翟裕生、张国伟、滕吉文、柴育成、范蔚茗、翟明国、赵越、蒋少涌、陈衍景等9人组成的项目专家组。
国家基金委员会、科学院资环局等派员出席会议。项目顾问刘光鼎院士和项目专家翟裕生院士分别致辞,他们强调了“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研究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要求项目组在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重大科学问题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力争取得某些突破,获得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成果;强调在学术思想上充分交流和讨论;不以论文数量为主要考核目标,应以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为出发点;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成果和资料,研究起点要高;要严格要求,发挥首席科学家的作用,项目参与单位、骨干成员之间要精诚团结、密切合作,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的整体,保持科研力量和经费的高度集中,确保项目任务的圆满完成。
随后,8个课题的负责人分别介绍课题研究任务、前人研究进展、存在问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案、任务分工、预期成果等,对一些关键性的基础和技术问题,另由课题研究骨干补充阐述。顾问组、专家组对每个课题进行了审核,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该项目立足于解决大陆边缘增生、碰撞和构造域转换体制下元素活化-迁移-富集成矿机理,发展大陆边缘造山-成矿理论。项目设立的8个研究课题是:(1) 北缘造山带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背景;(2) 南缘造山带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背景;(3) 华北陆缘裂解过程中的巨量金属聚集成矿机制;(4) 华北陆缘增生过程中的成矿作用和找矿前景;(5) 华北陆缘碰撞造山体制的大规模成矿作用;(6) 中生代构造域转换体制的复杂成矿作用;(7) 隐伏巨量金属堆积体的识别理论与定位技术;(8) 大陆边缘造山-成矿理论体系与实验模拟。
该项目完成后将在华北陆缘造山带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背景、华北陆缘增生过程中的成矿作用和找矿前景、华北陆缘碰撞造山体制的大规模成矿作用、中生代构造域转换体制的复杂成矿作用和隐伏巨量金属堆积体的识别理论与定位技术等关键基础和技术方面,取得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成果,提升大陆边缘造山-成矿理论在国际研究前沿的地位;找出隐伏金属矿床的识别理论与定位技术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以支撑我国金属矿产开发与加工业的持续发展。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项目专家组、课题负责人和项目办公室的联席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和协商,在以下方面达成共识:973项目不宜过分自由探索,应有整体性和一致性;各个课题应围绕项目确定的工作模式开展工作,项目应集成课题的研究成果;项目应紧紧抓住重大基础问题和国家需求两方面开展工作,但要突出重点;加强与其它相关科研项目的配合和协调;加强与境外重点地区地质和矿产的对比研究。专家组要求01、04和06课题(部分)主攻华北大陆北缘缘造山带, 02、05和06课题(部分)主攻南缘造山带;有关研究人员紧密结合,对重点地段和重点矿带进行联合考察、多学科综合攻关。初步确定由08、01课题联合编制北缘造山带构造-成矿图,08、02课题合作编制南缘造山带构造-成矿图。会议讨论通过了项目管理工作细则,并就网站建设、通讯报道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会后,40多位科研人员奔赴河南,参加“河南省矿产资源研讨会”,并进行为期10天左右的东秦岭重要构造和矿产联合考察。
● 张连昌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