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研究亮点
Chit Thet Mon等-GRL:缅甸中部主要活动断裂及其地球动力学成因
2020-04-24 | 作者: | 【 】【打印】【关闭

  缅甸在构造上属于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东构造结区域,发育有典型的板块斜向碰撞俯冲构造,受位于缅甸板块之下的印度板块向北运动和向东俯冲的控制影响,缅甸构造活跃,破坏性地震多发。前人研究表明,长达1500 km的实皆断层(Sagaing Fault)吸收了斜向俯冲造成的绝大部分近地表变形。而最近的GPS观测表明,近地表应变并未集中于实皆断裂,而呈现出空间弥散的特征(Mallick et al., 2019Steckler et al., 2016),意味着缅甸区域可能存在其他未知断层带。对断层系统的详细几何结构和应力状态开展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斜向俯冲对浅部构造变形的控制作用,对缅甸地区地震危险性区划与评估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缅甸一直缺乏现代地震观测台站。 

  201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缅甸地球科学学会、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合作,在缅甸中部开始布设该国第一个密集流动地震台阵。近日,基于高质量的地震台阵数据,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地球内部结构学科组缅籍博士生Chit Thet Mon在导师何玉梅研究员等指导下,观测并精定位了大量未见之于全球地震目录的区域浅源地震,并计算了其中较大震级地震的震源机制。 

  他们根据区域地震分布,在卡巴断层(KBF)附近地壳中识别出一个近南北走向的地震带,命名为印缅山脉东部地震带(EIBRSZ)(图1),应力状态表现为东西向逆冲作用。因该地震带的空间展布无法与卡巴断层位置吻合,两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区分。结合最新GPS观测,Churachandpur-Mao断层(CMF)和卡巴断层之间区域的~4 mm/yr缩短可能与EIBRSZ的地震活动相关。在缅甸中央盆地,首次观测到了两个平行的北西南东向地震带,可能指示为沉积层之下的两条盲断裂带,命名为Ye-U断层带(YUF)和Kani断层带(KF)(图1)。地震震源机制结果揭示了一致的近南北向右旋走滑运动,与实皆断层相似。YUFKF的存在协调了卡巴断层和实皆断层之间GPS观测中的5 mm/yr的形变。研究表明以卡巴断层为界,缅甸中部浅部走滑变形主要发生在其东侧,包括中央盆地内断层带和实皆断层,而逆冲缩短主要集中在其西侧(图2)。该研究为后续的缅甸活动构造研究和地震活动性评估提供了重要的观测约束。 

1 缅甸中部浅源地震分布和震源机制解

2 缅甸中部活动断层系统示意图及构造解释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Mon C T, Gong X, Wen Y, et al. Insight into major active faults in Central Myanmar and the related geodynamic sources[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20, 47(8): e2019GL086236. DOI: 10.1029/2019GL086236)(原文链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