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占据国土面积的40%,这些地区古环境记录相对贫乏,重建其环境变化历史对未来生态建设与荒漠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第四纪研究的难点之一。沙漠和沙地是记录干旱、半干旱地区环境变化的主要载体。近十几年来,随着释光年代学的发展,来自沙漠/沙地的古环境记录逐渐增多,但由于沙漠沉积地层复杂,使得不同研究得到的结果有一定出入。
在该背景下,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沙漠学科组博士后李鸿威在合作导师杨小平研究员的指导下,对我国现有沙漠/沙地的年龄数据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并对其古环境指示意义进行了探讨。
研究认为,我国东部沙地的年龄记录相对较多,但时间尺度较短,多集中在全新世;西部沙漠仅有零星的记录,但部分记录时间尺度较长。在轨道尺度上,间冰期(阶)的记录相对较多,冰期(阶)的记录则较为稀少(图1a)。近20000年来,代表不同沉积状态的年龄数量比例与气候背景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例如,在气候适宜的全新世早中期,指示沙丘稳定状态的年龄数量比例显著增加,反映了沙漠/沙地沉积在重建干旱区环境变化方面的价值和潜力(图1b)。然而在百年尺度上,近2000年来沙漠的年龄记录与其它古气候记录出入较大(图2),其原因可能是释光年龄相对误差增大及人类活动对沙漠环境的影响增强。此外,还应注意到,气候变化并非是决定沙漠环境的唯一因素,地貌过程亦会影响沙丘形成发育。因此,他们认为正确解读我国沙漠年龄的古环境意义还需加强地表过程方面的研究。
图1 轨道尺度(a)与千年尺度(b)上的沙丘年龄时间分布
图2 过去2000年来中东部(100°E以东)沙丘年龄记录与其它指标气候重建结果对比。红线为基于北京石花洞石笋重建的夏季温度变化曲线,绿线和蓝线为别为集成的我国北方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过去两千年来水分条件变化曲线。
以上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第四纪研究SCI期刊Quaternary International(Li et al.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aeolian activities in the desert belt of northern China revealed by dune chronologies, 2016, 410: 58-68)上。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