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研究亮点
吴亚生等-PPP: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微生物岩蓝藻化石研究获突破
2016-06-07 | 作者:科技处 | 【 】【打印】【关闭

蓝藻的的光合作用使地球大气圈从无氧到有氧。蓝藻在地球上已经有35亿年以上的历史,并且在漫长的历史中演化出不同的生态类型,能够适应不同的极端环境,特别是生物大绝灭之后的特殊环境。二亿五千万年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之后地球上形成了一套奇特的微生物岩。曾有学者在中国西南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微生物岩中发现了很多小球状化石,他们怀疑这些小球状的化石可能是奇特微生物岩的主要建造者-蓝藻。此后国内外很多学者也都发现了这类化石的存在,但对其分类位置、生活方式、与微生物岩形成的关系等诸多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油气资源研究室吴亚生副研究员与中科院水生所虞功亮副研究员合作,经大量的统计分析和与现代蓝藻的比较研究,确定该类化石是一种现今尚存的蓝藻-斯坦尼尔藻。现今的斯坦尼尔藻由法国学者瓦特布里在1978年发现,藻体只由一个细胞组成,并且外面总是包着一层黏胶质的膜,称为胶鞘。统计发现,单个斯塔尼尔藻大小在6-45微米,它们附着在浅海的石头、贝壳以及其它藻体上。其分布的水深从不超过20m。它们的繁殖方式也很特殊:一些长大的细胞在其内部形成很多几个微米大小的小孢子,然后在细胞壁上形成一个突出的开口,或者形成一个裂口,小孢子由开口或者裂口喷射出来,就近附着生长。由于这种特殊的繁殖方式,斯坦尼尔藻一般呈斑状分布。

吴亚生等通过研究发现,微生物岩中的小球状化石都是球形的,大小为6-49微米,呈斑状分布。一些化石具有突出的开口或者裂口,在开口和裂口的附近有几个微米大小的小孢子的化石。通过分析小球状化石与微囊藻化石之间的关系,确定小球状化石的生物在生活时附着在微囊藻上,而微囊藻在生活时是漂浮在水体表面,并因其十分繁盛而形成赤潮。微囊藻赤潮会造成水体下部缺氧,因此,当时的斯塔尼尔藻无法像现今的同类那样附着在海底的石头上或贝壳上生活,他们把斯塔尼尔藻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叫做“搭车者”。他们根据小球状化石与现今斯塔尼尔藻在各个特征上的高度相似性,认为该类化石就是当时的斯塔尼尔藻形成的化石。

 

1 二亿五千万年前微生物岩中小球状化石的显微照片,箭头指向繁殖细胞开口处或小孢子聚集处

 

2 现今的斯塔尼尔藻的显微照片,箭头指向繁殖细胞或其开口处

3 微囊藻和斯坦尼尔藻生活方式复原图 

该研究成果对厘定和认识小球状化石与二亿五千万年前斯塔尼尔藻化石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以上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著名地学期刊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Wu et al. Role and lifestyle of calcified cyanobacteria (Stanieria) in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microbialite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6, 448: 39-47)。

原文链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