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区域温度时空变化格局对于在社会尺度上理解和和量化全球气候系统不同外部驱动和内部反馈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代用记录不足,表征全球许多地区过去温度变化模式的数据仍十分缺乏。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际古全球变化(PAGES)于2009年启动了过去2000年古全球变化研究网络,该网络包括过去2000年亚洲工作组(Asia2k workshop),目的在于鼓励亚洲科学团体获取公共数据库中未收录的代用记录,并开展最近2000年亚洲气候重建和气候时空变率分析。作为亚洲工作组成员,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史锋副研究员和国内外同行基于多种类型代用记录,在点对点回归框架下,利用正则最大期望法重建了最近1000年东亚和南亚中部夏季(6-8月)温度的时空演变率。温度的空间格局显示,11至13世纪我国中部、东部和南部以及12世纪亚洲西部的温度明显高于其它地区,与20世纪的温暖程度相当。除最近的全球变暖外,重建的所有变暖事件均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而小冰期等冷事件却具有区域一致性。
图1 最近1000年东亚和南亚中部百年平均夏季温度分布格局
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环境科学SCI期刊Climatic Change上(Shi et al. A multi-proxy reconstruction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Asian summer temperatures over the last millennium. Climatic Change, 2015, 131(4): 663-676)。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