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印度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时间的激烈争论吸引了越来越多地球科学家的关注。在过去的一年里,仅是相关的古地磁研究就有六篇国际文章发表。然而这些数据全部来自于缝合带北侧的欧亚大陆南缘,对于缝合带南侧喜马拉雅陆块,碰撞前后可靠的古地磁数据依然非常不足,这对进一步确定印度与欧亚大陆的初始碰撞时间来说显然是不利的。
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古地磁与地质年代学实验室博士生易治宇及其导师黄宝春研究员等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的资助下,通过对藏南古近纪早期特提斯喜马拉雅海相沉积的磁性地层学与构造磁学等进行综合研究,获得了最新古地磁结果,从而对印度与欧亚大陆的初始碰撞的时间和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约束。
图1 古地磁数据对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时的古纬度限定
他们通过对宗浦组和基堵拉组上部675块样品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等研究,厘定了宗浦组的年代为~56.2Ma至~61.8 Ma。宗浦组33个采点的特征剩磁方向分段平均后得到其上部(~56 - 59 Ma)和下部(~59 - 62 Ma)的两个古地磁极分别为71.6°N,277.8°E(A95=2.5°)和 67.3°N,266.3°E(A95=3.5°)。这些新获得的古地磁极表明特提斯喜马拉雅陆块在~62 - 56 Ma已经处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图1),其与拉萨地块的碰撞在60.5±1.5 Ma之前就已经建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断,至少在雅江缝合带的中部,印度与欧亚大陆的初始碰撞很可能发生在白垩纪与第三纪的界限附近。这些结果还表明在喜马拉雅内部至少存在1500±480公里碰撞后的地壳缩短。在综合分析缝合带两侧的古地磁数据的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提出了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的简化模型(图2)。
图2 晚白垩世以来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过程的简化模型(近南北向)
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知名地学刊物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Zhiyu Yi, Baochun Huang, Junshan Chen, et al. Paleomagnetism of early Paleogene marine sediments in southern Tibet, China: Implications to onset of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and size of Greater Indi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11, 309: 153-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