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活动
【4.27】人类能否在火星上居住一年以上? | 直播预告
2022-04-26 | 作者:科技处 | 【 】【打印】【关闭
  “人类如何在地外行星(如火星)上居住一年以上?”
  这个看似离我们很遥远的问题,却关乎整个人类的未来走向和人类探索无穷未知世界的执着情怀。
  一方面,地球环境的快速变化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出了愈加艰巨的挑战,宜居性的概念被广泛提及:地球的宜居性究竟正向着哪个方向发展?如果按照现在的态势,地球是不是一定会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这是否是一个杞人忧天的问题?当然这些都是出于人类本位的视角所提出的思考,毕竟人类的历史相比于地球,以及地球上很多生物而言都要短得太多太多。星际移民、流浪地球或许并非是人类的宿命,但火星之旅一定是人类未来百年可能实现的“第一级星际挑战”。
  另一方面,科学理论与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我们能够理解、仰望更广阔的宇宙,更深远的未来。在天文学尺度上,行星是普遍存在的,通过新一代的技术理论和更高精度的观测设备,甚至发现了越来越多处于“宜居带”中的行星,但科学家们尚未找到地球以外存在生命的证据。不过,在寻找系外行星与地外生命的过程中所发现的行星性质是如此多样,这又为人类扩宽了视角:在广阔的宇宙中丰富多样的条件下认识生命的起源和宜居性。
  无论如何,火星旅程将对人类航天、能源、通信、电子、医学、生物科技等各方面科技水平的全面检验,而在探索宇宙过程中做出的新发现、产生的新理论突破和发明创造,有望显著改变人们对自身在宇宙中所处地位的认识乃至生活方式,甚至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科技变革。这也是“人类如何在地外行星(如火星)上居住一年以上?”这个问题,在南方科技大学、腾讯共同主办的首届“青年科学家50论坛”上,入选由100位中国顶尖青年科学家提出并投票产生的“十大科学技术问题”的原因。
  在这场旅程真正开始之前,我们将邀请“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的魏勇研究员、东苏勃研究员和赵亮研究员,分别从行星科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的视角,为我们全方面审视、解析行星宜居性的概念,分享各领域最新的发展与探索,描绘地球、火星、系外行星将会在人类未来发展历程上所扮演的角色!
  直播时间:2022年4月27日 20:15 - 22:00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进行直播预约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