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姓名 |
培养 层次 |
攻读专业 |
导师 姓名 |
报告 类型 |
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题目 |
1 |
董威宇 |
硕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徐涛 |
开题报告 |
接收函数的CCP与Kirchhoff偏移方法揭示辽东地区地壳结构 |
2 |
杜培笑 |
硕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吴晶 |
开题报告 |
基于背景噪声研究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区三维速度结构 |
3 |
宫畅 |
硕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刘有山 |
开题报告 |
利用P波接收函数研究华南块体地幔过渡带 |
4 |
马立雪 |
硕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白志明 |
开题报告 |
辽东地区壳幔结构背景噪声成像 |
5 |
王祎然 |
硕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滕吉文 |
开题报告 |
利用接收函数研究扬子华夏西南部边界及汇聚模式 |
6 |
张路 |
硕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白志明 |
开题报告 |
利用短周期密集台阵接收函数方法揭示哀牢山成矿带及红河断裂下方地壳结构 |
7 |
郑凡 |
硕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张晰 |
开题报告 |
华北克拉通东北部接收函数与背景噪声联合成像研究 |
8 |
周小乐 |
硕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兰海强 |
开题报告 |
因式分解程函方程计算及其在地震精定位中的应用 |
9 |
栗婷姿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赵亮 |
开题报告 |
基于面波频散和接收函数跨维度联合反演方法研究中国东部岩石圈速度结构 |
10 |
林吉焱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何玉梅 |
开题报告 |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P波速度结构、物质组成及动力学过程 |
11 |
王高春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滕吉文 |
开题报告 |
人工源宽角反射/折射研究青藏高原主碰撞带地壳速度结构 |
12 |
吴子木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陈凌 |
开题报告 |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伊朗高原岩石圈-软流圈系统分层结构 |
13 |
左思成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滕吉文 |
开题报告 |
塔里木盆地壳幔结构的有限频层析成像 |
14 |
崔田 |
硕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陈赟 |
中期考核 |
扬子陆缘地壳结构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来自海陆联合深地震探测的约束 |
15 |
郭高山 |
硕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兰海强 |
中期考核 |
走时成像新方法及在伊朗高原东南缘速度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
16 |
郭良磊 |
硕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梁晓峰 |
中期考核 |
龙门山地壳结构的短周期密集台阵接收函数成像 |
17 |
高一帆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陈凌 |
中期考核 |
基于剪切波分裂分析研究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区岩石圈各向异性结构 |
18 |
赖玙婧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陈凌 |
中期考核 |
东北亚地幔过渡带三重震相波形模拟 |
19 |
聂仕潭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田小波 |
中期考核 |
青藏高原中部岩石圈精细结构研究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
20 |
王欣欣 |
博士 |
地球动力学 |
赵亮 |
中期考核 |
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双俯冲-碰撞体系的造山过程:以台湾造山带为例 |
21 |
魏运浩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田小波 |
中期考核 |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分层结构及其对高原扩张机制的约束 |
22 |
武巴特尔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徐涛 |
中期考核 |
基于地震体波层析成像的地震精确定位研究 |
23 |
杨海燕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田小波 |
中期考核 |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地壳各向异性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
24 |
俞贵平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滕吉文 |
中期考核 |
胶东地区岩石圈深部结构成像 |
25 |
张建勇 |
博士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陈凌 |
中期考核 |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地震学中的应用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