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火星探测计划“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计划进行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环绕器携带七种有效载荷,着眼于通过对火星的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建立起对火星的总体性和全局性的科学认知;火星车携带六种有效载荷,专注于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的高精度、高分辨的精细探测和就位分析。
为配合“天问一号”探测计划,推动我国火星研究,“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万卫星院士、有效载荷总指挥王赤院士、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研究员、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刘建军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助理魏勇研究员等共同组织了载荷介绍专辑,发表于《地球与行星物理(英文)》(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简称EPP)期刊2020年第4期,已于近日正式刊出(原文)。
专辑系统地介绍了环绕器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火星磁强计、中分辨率相机和火星车次表层探测雷达、气象测量仪等六种有效载荷的科学探测任务、技术指标、系统设计、定标和地面试验情况。专辑还包括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撰写的“In memory of professor Weixing Wan”(原文)和万卫星院士为第一作者的专辑简介“The payloads of planetary physics research onboard China's First Mars Mission (Tianwen-1)”(原文)。
EPP是我国第一份行星科学相关的英文期刊,是我所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发展行星科学的重要布局,旨在打造一份展示我国高水平地球与行星物理学研究成果的国际平台。继“张衡一号”卫星、中科院“鸿鹄专项”等重要研究计划之后,“天问一号”载荷同样选择EPP作为首批成果/论文的发表平台。
(供稿:科技平台处 编辑:综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