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前沿
【前沿报道】PNAS:人类世地球的演化路径
2018-08-27 | 作者: | 【 】【打印】【关闭

  2013年,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论定,地球整体全面变暖已勿庸置疑,人为影响(尤其是大气CO2浓度增加)极有可能是造成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报告还认为,温室气体继续排放会造成进一步变暖,并导致气候系统所有组成部分发生变化。 

  2017年,作为非正式的地质年代名称,“人类世被国际地层委员会接受,表明人类对地球系统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全新世的自然变化范围。 

  2018年年初,北美大部持续暴雪,欧洲遭遇风暴袭击,我国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里,欧洲、亚洲、美洲都遭遇了罕见的高温,甚至北极圈内出现了32度以上的异常天气。731日,正当北京人溽热难耐时,Nature Communications刊发论文《North China Plain threatened by deadly heatwaves due to climate change and irrigation(Kang and Eltahir, 2018),直接点名我国华北地区:若温室气体未大幅减排,到2070年至2100年,华北平原气温将达到35的湿球温度阈值,致命热浪将频繁发生。 

  北半球的异常天气似乎在为IPCC的预测提供证据支持。实际上,自1988IPCC成立以来,评估气候变化对人类福祉的影响一直是研究重心之一。古气候学者用“突变”来描述气候从一种稳定状态跳跃式变到另一种稳定状态,“突变”通常局限于某个次大陆尺度,但产生了半球甚至全球性影响。地球系统学者认为,“突变”可能较慢,甚至可逆,而且不一定局限于气候状态,他们倾向于用临界要素(tipping elements)和临界点(tipping point)来描述。临界要素通常要有一个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控制参数,突破临界点后要素状态发生本质变化,并对人类有重要影响。Lenton et al.(2008)指出,地球气候系统有15个临界要素(1,后增加为17),涉及冰冻圈、生物圈和海洋大气环流等地球系统中最为脆弱的环节。    

1 地球气候系统的临界要素(Lenton et al., 2008)及其控制参数、关键值、转换所需的时间尺度和影响

  这些临界要素的控制参数、临界点的升温幅度、转变速率以及影响各不相同。因此,要评估人类世中地球系统的命运,不仅要深入认识地球系统不同尺度的生物地球物理化学过程,还要借助复杂性科学理论,并与社会与人文科学相融合。 

  201886日,瑞典学者Will Steffen领衔的国际团队受邀PNAS的Perspective栏目发表论文,以古气候动力学、现代观测和复杂性科学为基础,分析了人类世里地球系统的可能演变轨迹。 

  文中认为,第四纪晚期以来的地球系统演化是研究人类世地球系统演化的背景。过去120万年中,受控于地球轨道和倾斜程度的缓慢变化,地球气候在冰期-间冰期之间交替。尽管每个旋回不完全相同,但整体演化路径一致。全新世是一个间冰期,已经持续了10000多年,和过去120万年中的间冰期长度相当,温暖程度相似。但是,在过去半个世纪,受气候系统快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人类世的地球系统正快速脱离冰期-间冰期旋回(图1)。当前已经比工业革命前升温1℃,大气CO2浓度超过第四纪所有冰期旋回。有理由相信,地球系统已经通过了潜在演化路径中的三岔路口,任何微小的波动都能使地球跳出下一个冰期旋回。

1  地球系统脱离冰期-间冰期循环后面临的稳定性模型(Steffen et al., 2018)

  对于未来的预测,之前大多假定CO2累计排放与温度上升之间存在准线性关系,关注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多寡——这其实限定了未来可能路径的范围。作者分析认为,地球系统内部的生物地球物理反馈过程可能作用更大:强烈非线性的反馈过程,可能成为下个世纪地球系统演化中主导因素。大量研究已经表明,相对工业革命前升温2℃,可以激活许多重要临界要素,导致进一步升温,引发多米诺效应或临界级联,造成地球系统温度失控(图2)。作者建议将2℃升温作为地球系统的行星阈值,一旦越过,地球系统自身固有的生物地球物理反馈将控制系统演化,地球将最终滑入温室地球的深渊。为了区别于太阳能温室(greenhouse),作者特意使用了人工热源温室(hothouse)来描述温度失控后的地球状态。 

 

2 主要临界要素及其潜在的临界级联(Steffen et al., 2018

  不难发现,2升温阈值正是2016年签署的《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主要目标:将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革命前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但是,去年发表的研究表明,到2100年,升温低于2℃几乎不可能实现(Raftery et al., 2017)。根据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到2050年,大气CO2含量将达到5000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如果持续到2250年,大气CO2含量及其产生的辐射强迫和地球系统响应方式都是过去4.2亿年中未曾有过的(Foster et al., 2017) 

  如果人类依然我行我素,那么来日无多。距今4200-3900年前的全新世中期,仅仅1℃左右的温度变化,就造成了欧亚大陆大范围的文化衰落和社会失序。如果突破2℃升温阈值,地球系统沿温室地球路径发展的话,后果将超出社会适应的极限——农业产量降低、物价飞腾、国家贫富分化加剧,以及更严重的生态危机。 

  人类社会必须在温室状态和冰期-间冰期旋回之间找到一种新的企稳地球路径Stablized Earth Trajactory),在比工业革命前升温2℃以内的条件下,竭力维持稳定。理想情形中,这个路径的气温几乎是冰期间-冰期循环里的最高值,却避免触发行星阈值,从而保持地球系统的稳定性。 

  企稳地球已经激活了某些临界要素,某些关键生物群区的非线性过程和快速变化随时可能发生,人类必须付出极大代价才能避免地球系统越过阈值,需要精心筹划以减少对地球的不利影响,有效监测、改变行为来形成反馈循环。人类社会已经采取了大量手段来形成有利于地球系统稳定的负反馈,这些手段可以分成三类:减排温室气体、提高和创造碳汇、调整地球能量平衡,其中以减排温室气体为首选。 

  尽管分析存在某些不确定,作者提醒,这些变革才刚刚起步,地球系统尽管还没有越过温室地球的社会/政治临界点,但是企稳地球的大门可能很快就会关上。只有意识到人类是地球系统的一部分,竭尽全力去维护人类社会与地球系统的关系,才能实现企稳地球路径,避免沦入温室地球。     

  相关参考文献 

  Foster G L, Royer D L, Lunt D J. Future climate forcing potentially without precedent in the last 420 million year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8: 14845.原文链接 

  Kang S, Eltahir E A B. North China Plain threatened by deadly heatwaves due to climate change and irrigation[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1): 2894.原文链接 

  Lenton T M, Held H, Kriegler E, et al. Tipping elements in the Earth's climate system[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8, 105(6): 1786-1793.原文链接 

  Raftery A E, Zimmer A, Frierson D M W, et al. Less than 2℃ warming by 2100 unlikely[J].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7, 7(9): 637. 原文链接 

  Steffen W, Rockstr?m J, Richardson K, et al. Trajectories of the Earth System in the Anthropocene[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DOI: 10.1073/pnas.1810141115.原文链接 

(撰稿:唐自华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