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科学传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媒体扫描
【科学网】四代人,四十年的蝴蝶效应——告诉你国科大为何一路坚守科教融合(下)
2018-10-29 | 作者:转自:科学网 | 【 】【打印】【关闭

作者:李晨阳 韩扬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0-25

  科教融合3.0:盘活资源,全面发力 

  ■本报记者 李晨阳 见习记者 韩扬眉 

  高翔于2007年考入中科院研究生院,2012年博士毕业。他笑称:“我在校读书的这5年,是科教融合发展的一段平稳期。”就在他毕业那年,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并于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国科大完成了从研究生院到大学的跨越。

  在此期间,一批科教融合学院成立,中科院的相关研究所成为这些学院的承办单位。国科大地球科学学院由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牵头,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相关领域研究所共同承办,学院覆盖地球科学相关的理学和工学类共6个一级学科(大气科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海洋科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成为培养中国地球科学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

  这标志着国科大全面迈进以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为核心的科教融合3.0版本时期。

  高翔读书时没有遇上的时代,他的学生赶上了。

  2017年9月金秋时节,国科大硕士新生宋子龙来到长城脚下、雁栖湖畔的怀柔校区。一踏进校门,他就被美丽恢弘的新校园震住了。就在2013年的这个时节,国科大秋季开学典礼在这里举行,标志着雁栖湖校区正式启用。从那之后,一系列高精尖实验仪器设备相继投入使用,怀柔科学城六大科学中心也纷纷拔地而起,成为国科大科教融合深化发展的新平台。

  石耀霖等前辈在回忆中屡屡提到的玉泉路小平房,如今已然“换了人间”。

  与前面几代国科大校部的师长不同,宋子龙是由位于青岛市的中科院海洋所招收的学生。该所也是地球科学学院的承办所之一。

  “国科大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是中科院各个研究所进行培养的。这些研究所有着强大而优质的科研资源,是培养学生的坚强后盾。学生们可以直接参与到研究所的课题工作中。”国科大地学院教授、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翟明国院士说。

  如此“近水楼台”,宋子龙深有感触。一个多月前,还读研究生二年级的他就参与了一个“大项目”。他搭乘中国国内综合性能最先进的科考船——“科学”号,和课题组老师一起对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俯冲带展开了调查。他亲身实践了只在课本上看到过的“海底热流原位监测的实时传输方法”,还获得了大量低间距、高密度的热流观测数据。

  “你们这一代赶上了好时候!”宋子龙常常听到师长们这么说。

  国科大的“好时候”,包括更加高端的科研资源、更加强大的师资力量、更加合理的培养模式和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

  像地球科学学院这样的科教融合学院,国科大目前共有38个。此外,国科大还与各培养单位共享2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研究中心、7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89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4年来,国科大逐步建立了以顶尖科学家为主体、中科院研究所资深专家为支撑的教师队伍。院士带团授课、教授组团授课……几乎每一门专业课都是如此配置。

  据中科院副院长兼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院士介绍,截至目前,通过双向双聘制度和岗位教师制度,国科大组建了一支3000余人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两院院士15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60人。这些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走出实验室,登上大讲台,为研究生设计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并亲自为研究生授课,把自己的智慧和理念传播给后辈学子。

  2014年,国科大地球科学学院作为试点完成了课程体系的改革,开设了包括核心课程在内的近200门课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新课程体系。同时建设了一支“豪华”的师资队伍,包括校部教师、岗位教师和聘任教师,其中校部教师包括7位院士、3名杰青;岗位教师共223人,包括22位院士,杰青等各类人才95人;还聘任了50多位来自科学院系统外的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顶级科学家。除了集中教学课程外,还为博士生和拟转博的硕士生开设了一系列前沿课程,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颇具特色的野外教学实习,更是完善了课程学习、技能培训和现场实习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宋子龙如今已经回到了研究所,但研一在雁栖湖校区上课时的那种“热血”和“燃”的状态让他难以忘怀。

  他选修的一门《海洋地质学》,是由海洋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四位科学家“组团”上课。听到那些领域“大牛”的名字,宋子龙的学习热情一下被点燃了,他在课前就查阅了每位老师的科研背景、研究方向和代表性论文,为的就是上课时,能抓住机会向他们精准提问。

  “科学家总有一些有趣的令人受益无穷的科研故事,这对刚刚踏上科研道路的我来说,很值得借鉴。”宋子龙说。

  宋子龙的同门师姐谭惠文将研一描述为“一段非常幸福的经历”。地球物理学基础课上,老师引领着大家做头脑风暴,想象如果有一条贯穿地球的通道,自由落体要用多久走完全程;《流变学》课程上,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领域专家李忠海教授用一支粉笔推导出一整黑板的公式,他那“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的状态,让谭惠文暗自赞叹不已。这一切都坚定了她在科学之路上继续走下去的信念。

  给国科大学生讲课的,不光有国科大校部和各个研究所的老师,还有为数众多的外聘教师。

  曾有一位高校教授应邀来国科大开课。一个学期下来,这位教授“叫苦”不迭:“给你们备课实在太累了,50个学时一点折扣不打,一点水分不掺,都要全身心投入,扎扎实实讲下来。”

  在翟明国院士看来,教师组成的多元化对学生们大有好处:“一方面学生可以听到领域内最先进最前沿的知识;另一方面老师们的研究方向多,更利于学生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交叉融合。”

  有趣的是,随着国科大的豪华师资阵容浮出水面,一些争议也纷至沓来。最典型的问题就是:“你们会做科研,但你们会讲课吗?你们有时间教课吗?”

  “我讲了35年课了。”满头银丝的中科院院士刘嘉麒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早年,刘嘉麒就在刘东生院士身边做助教,从拎包、判卷做起,对刘老先生的师者风范耳濡目染。在之后的数十年间,他也从未间断传道授业解惑的事业。

  刘嘉麒今年77岁,目前每学年承担60学时的教学任务。他在国科大总共开过3门课程,曾一度同时讲两门课,上午讲4个课时,下午讲3个课时。他主讲的《近代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学》课程,既有丰富前沿的专业知识,也穿插着老一辈地质学人翻山越岭的传奇经历,吸引了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

  2017届中科院动物所博士毕业生刘洋说:“虽然我不是学地质的,可是当我自己走进野外进行动物考察时,还会想起刘院士讲过的那些故事和知识。”

  这门课刘嘉麒讲了35年,内容常讲常新。“有时候明天讲课,今天还要修改PPT。”刘嘉麒说,“我讲的内容肯定是比较超前的。”

  在国科大的科学家教师中,有像刘嘉麒这样资深的“老课骨”,也有一些刚刚开始试水讲课的“新手”。

  翟明国说:“如果完全讲最基础的内容,也许科学家们一开始还不如专职教师有经验。但是他们的知识都很牢固,只是需要一个适应和练习的过程。讲最前沿的知识、讲最深刻的思想,他们一定能讲得最好!”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色课程,宋子龙不仅选修了一系列地球物理基础课程,还选修了《生活中的经济学》等人文类课程,既满足了专业知识的需求,也大大开拓了眼界。

  “现在,国内没有哪个高校的研究生院能比我们开出的研究生课程更多。”曾任地学院副院长的侯泉林教授自豪地说。

  除了人才队伍和课程体系,国科大还把目光瞄准了教材建设。

  接受记者采访时,侯泉林刚收到出版社寄给他的《高等构造地质学》(第一卷)。这是他编写并出版的第一本教材,是在整合多年讲义的基础上,耗时两年编著完成的。

  与大多数理工科教材不同,开卷第一章,侯泉林就不吝笔墨地阐述“科学革命和科学哲学”。他相信要学好一门学科,必须从最基本的思想入手,理清学科发展的脉络,冷静思考当前研究所处的阶段。

  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钻死角,停滞在低水平的重复中。

  这本教材的附录中,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21问”。在十多年的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中,侯泉林总结出21个常见误区,并且一一作出了解答。

  中科院院士、构造地质学家任纪舜是收到书后第一位给侯泉林打电话的专家、他热情地说:“我知道,你花了很多年的功夫,写得很好,能否把后续每卷也寄给我一本。未来我会让我的学生人手一本。”

  2017年9月,时任国科大校长丁仲礼在国科大教职工会上再次强调:“年龄大的专家要参与国科大教材的编写工作,形成国科大系列高水平精品教材及参考书。”与此同时,学校的评价体系也为教师编写教材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下发了专门文件,计算工作量。

  据国科大副校长、教务总长郭正堂院士介绍,目前,学校制定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材建设规划》《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对学校的教材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资助出版。学校启动了2018年度教材出版立项申请工作,共有105本教材和20本教学辅导书申请立项,教务部正在组织专家进行立项评审。国科大的教材建设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学校将致力于打造一批高质量的优秀教材和精品教材。

  今年,国科大成立整整四十周年了,同期建立的国科大地球科学学院同样年届“不惑”。这份不惑里,包含着对发展方向的坚定、对科技创新的决心、对人才培养的诚意。2018年,地球科学学院正式更名为“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学院现任院长、中科院地质地球研究所所长吴福元院士郑重表示:“从地球到行星,学院将站在学科发展前沿,打造科教融合新高地,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砥砺奋进,培养新一代的高水平地学人才,带领中国地学研究进入国际一流方阵。”

  “赶上了这样一个好时代,我感到很幸运,我将跟随着前辈们的脚步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自信地喊出‘国有疑难可问谁,强国一代有我在。’”那天,在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上,坐在后排的2018级硕士研究生胡昕尧站起来,向全场表达了心声。

  前排的吴福元、陈运泰、石耀霖、刘嘉麒、朱日祥、丁一汇、杨元喜、翟明国、潘永信等院士们纷纷回头。看着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露出了欣慰、期待的笑容。

  《中国科学报》 (2018-10-25 第4版 综合)
  相关新闻
· 【科学网】四代人,四十年的蝴蝶效应——告诉你国科大为何一路坚守科教融合(上)  [2018-10-29]
· 【科学网】四代人,四十年的蝴蝶效应——告诉你国科大为何一路坚守科教融合(中)  [2018-10-29]
· 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18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在国科大召开  [2018-09-2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