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实验室前身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我国地磁学和电离层奠基人桂质廷、陈宗器等老一辈地球物理学家发起建立的我国最早的电离层和地磁观测站。1950年代末,我国地球物理学奠基人赵九章先生倡导和创建了空间科学和探测。1960年代,地震学先驱傅承义先生建立了核爆地震监测研究室。1990年代末,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建立我国第一个地球深部研究的专门研究室。2008年依托地球深部研究室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地球深部研究重点实验室”。2013年建立了“中国科学院电离层环境重点实验室”。2014年中国科学院批准整合这两个重点实验室,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2024年10月整合组建为“行星科学与前沿技术重点实验室”。
总体定位:
面向我国深空探测和航天强国建设等重大需求,面向地球与行星科学前沿,聚焦行星内部结构、圈层环境及耦合过程,建立行星差异演化和资源环境新理论,研发行星科学探测与资源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抢占深空探测科技竞争制高点。
研究方向:
实验室将聚焦行星结构与演化、行星资源与环境、行星探测与利用三大方向开展研究。利用行星多物理场探测、行星样品物质成分分析、物理和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太阳系行星的起源、内部结构与动力学过程、物质分布与迁移、揭示行星系统形成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和多样性原理,发展与革新相关理论。研究行星环境多样性与物质、资源的分布规律,理解行星系统的圈层环境及其相互耦合过程,构建对应的物理化学模型,形成行星宜居性演化新理论,提出行星资源利用系统方案。面向未来月球和行星探测任务需求,以科学目标和资源开发利用为导向,研发探测、实验、模拟和利用的新原理、新技术,支撑原创科学发现和任务规划。
人才队伍:
实验室集中了行星物理、行星地质、行星化学、天体生物学、行星探测技术等多学科人才。截至2024年11月,共有专业技术人员69人,其中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28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36人。杰出人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先进个人2人、青促会会员16人、青促会优秀会员6人。实验室成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中长期目标:
建立行星差异性演化的新理论,建成地球与行星物理创新高地,建立完善的行星科学人才培养体系,成为航天强国建设的战略科技力量。
近期重点研究方向:
■ 月球内部结构与演化
■ 火星宜居环境与生命信号
■ 行星初始物质组成
■ 行星演化比较研究及机制
■ 地外生命信号表征与探测
■ 地外水与挥发分资源
■ 行星结构与物质探测
■ 地外资源利用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