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科学普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新华网】科普:从海洋“蛇绿岩”管窥地球历史
2015-12-18 | 作者:转自:新华网 | 【 】【打印】【关闭

20151214 16:30:0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决心”号12月14日电(记者张建松)“蛇绿岩”这个词很多人觉得陌生,但对地质学家来说耳熟能详。这一古老名词从1813年法国科学家提出至今已有200多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刘传周研究员登上“决心”号,到西南印度洋中脊进行大洋钻探,就与蛇绿岩研究有关。 

  岩石是去除大气圈、水圈之后地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岩石也是地球历史的“忠实记录者”。研究岩石的成因、年龄、分布规律等,地质学家就可以“以今窥古”,追寻地球的历史。 

  “地球上的大多数山脉(如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都是由于板块碰撞所形成,这些板块在碰撞之前,通常都被宽阔的大洋所间隔。因此山脉的形成,往往伴随着大洋板块的消亡。”刘传周介绍说。 

  “这些消亡的古大洋有少量碎片,通过某种构造作用被保存在造山带中,被称为蛇绿岩,它们是地质学家研究古大洋演化最重要的岩石学载体。” 

  与一般岩石名称不同的是,蛇绿岩并不是专门代指某类岩石,而是指几种岩石的组合,被认为代表了古代大洋岩石圈的结构。根据上世纪70年代国际彭罗斯会议的定义,一个完整的蛇绿岩剖面从下至上应该包括:超基性的橄榄岩、基性的辉长/辉绿岩以及上部通常具有枕状构造的玄武岩。所谓基性是指用二氧化硅含量对火成岩进行分类。 

  这种完整的蛇绿岩剖面与现今地球上快速扩张洋脊(如太平洋中脊)所形成的大洋岩石圈剖面具有类似的特征。因此,传统的蛇绿岩研究主要集中在与快速扩张的洋中脊进行“古今”对比。然而,完整的蛇绿岩剖面在陆地上非常少见,造山带中保存下来的蛇绿岩,大多数并不具备这种完整的结构,这使蛇绿岩的对比研究陷入了一定困境。 

  但最新研究发现,在慢速、超慢速扩张的大洋中脊,由于岩浆供应量不足,不能及时形成完整的新洋壳,洋脊的扩张主要是通过“拆离断层”来实现的。这使得大洋下地壳乃至岩石圈地幔直接暴露在海底,从而形成“洋底核杂岩”。这些“洋底核杂岩”在很多方面都与造山带中的蛇绿岩具有类似特征。 

  “近年来,拆离断层模型逐渐被用来解释蛇绿岩的成因。对于慢速、超慢速洋脊的研究进展,已经成为蛇绿岩研究新的驱动力,”刘传周说,“在这次决心号的大洋钻探中,如果能在超慢速扩张的西南印度洋中脊,成功钻取1300米的深孔,获取较为完整的深部洋壳样品,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洋脊超慢速扩张时的洋壳形成方式,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研究蛇绿岩的多样性问题,深入解剖地球上的造山过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关新闻
· 【新华网】新闻背景:神秘的西南印度洋中脊“亚特兰蒂斯浅滩”  [2015-12-18]
· 【新华网】“决心”号钻探船抵达西南印度洋中脊目标海域  [2015-12-18]
· 【新华网】多国科学家将首次打穿地球壳幔边界  [2015-12-0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