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中高层大气波动导论
学时及学分:60时/3学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空间物理学、行星科学等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核心专业基础课。
教学目的:通过中高层大气波动基本理论及相关探测和模型的授课,规范研究生关于大气波动的认识,提升研究生在中高层大气波动研究方面的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应用大气波动理论和方法分析空间科学和行星科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要求研究生通过中高层大气波动课程的学习,掌握有关大气波动的基本理论和重要概念,重点了解中高层大气和电离层中重力波、潮汐和行星波的激发与传输过程,掌握从观测数据中获取波动的方法,并能辨识分析波动对大气和电离层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时间安排:3月15日-5月17日,周三、周五,下午14:00-17:00
授课地点:地3楼422
课程安排及内容
授课时间
|
主讲人
|
题 目
|
3月15日,3月17日
|
熊建刚
|
大气波动的基本理论(I)(波动概念与基本方程)
|
3月22日,3月24日
|
熊建刚
|
大气波动的基本理论(II)(重力波与非线性传播
|
3月31日, 4月4日
|
余 优
|
大气波动的探测
|
4月7日,4月19日
|
余 优
|
大气波动的数据实践
|
4月21日, 4月26日
|
余 优
|
大气波动的模式化研究(I)(数值模式基础)
|
4月28日
|
余 优
|
大气波动的模式化研究(II)(研究进展与热点)
|
5月5日,5月10日
|
吴兆朋
|
行星大气波动(I)(行星探测与大气波动)
|
5月12日, 5月17日
|
吴兆朋
|
行星大气波动(II)(行星大气波动研究前沿)
|
请选课同学于3月10日16:00前扫描下方二维码完成报名。
教育处
2023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