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历史记住这栋楼——难忘的科学城地标“地6楼”

编者按
6月22日,北京市公示了第一批429处历史建筑,位于中关村科源社区的3栋“特楼”在列。它们曾是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等39位两院院士生活过的地方,是中国现代科学大师们的精神高地。
而在北京德胜门外,今天的奥运村附近,还有一栋办公楼曾荟集过40多位院士,产生了一批奠基性的科学成果。为了让它代表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传承下去,中科院院士叶大年等专家呼吁将它永久地保存下来。 

■中国科学报记者 冯丽妃

今天的北京北三环高楼林立,德胜门外北土城西路车流如水。路南,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地球所)大门正对面,有一栋6层高的办公楼被周围的高楼环抱着。这栋被称为“地6楼”的建筑见证了60年来这片土地上的风云变迁。

一甲子之前,德胜门外还是一片平坦的田野,连马路也没有。远远望去,只有两栋高楼孤零零地耸立在农田之间,其中一栋就是“地6楼”。“在我们的记忆里,它的名字是‘华严里1’号楼,曾经的德胜门外第一高楼,而今也是中国科学院当年‘科学城’的仅存遗迹。”中科院院士、地质地球所研究员叶大年说。

60年来,从这栋不起眼的楼里走出了40多位院士(包括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谢先德),涌现了一批奠基性的科技成果。其中,刘东生先生是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为此,叶大年与同事易善峰、周新华等建议,让“地6楼”作为科学城的遗址永久地保留下来,让它成为中科院科研文化及历史传承的一个载体彪炳于史。

唯一科学城“遗迹”

1958年,在全国“大跃进”的形势下,一个宏大的、以莫斯科大学为蓝本的“科学城”规划出炉。其城址大体在今天德胜门—京藏高速东面,以大屯(洼里)为东北角、祁家豁子为西南角,构成一个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近似四方形的地块。

但随后一年,科学城随着那段历史运动快速下马,德胜门外一片平坦的田野上仅留下两栋楼——祁家豁子的专家招待所(后来统一命名为“华严里1”号,2014年被改编为“地6”号)和东北角的“917”大楼。

当时中科院一些研究所急需发展空间,于是专家招待所成了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新址;“917”大楼则迁入了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中科院遗传研究所和综合科学考察委员会三个单位。“那时候,到了晚上九、十点,从德胜门远远望去,两栋楼时常一片灯火通明,很多人仍在加班加点搞研究,成为一道标志性的夜景。”叶大年回忆。

因为它承载了太多过往岁月的记忆,至今每次回所里,原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已经85岁高龄的易善峰总会像拜访“老朋友”一样,到楼里转一转,到老同事周新华的办公室里坐一坐。“我还记得1960年原地质所从搬家到这里,我们一起抬办公桌的情景,仿佛就是在昨天。”易善峰感慨。

60年弹指一挥间。昔日科学城的地盘上,道路和楼宇几经翻建,农田水塘消失了踪影,为了迎接奥运会,“917”大楼也随之而去。

“我们为这片遗址上发生的事情而激动!”易善峰说,“但与此同时,这里发生的变化如此之大,海内外游子回归此地时,皆曰‘沧海变桑田,找不到北了!’”

那么,科学城到底有没有留下一点点标记呢?这是留在中科院北郊片区各研究所众多老同志心中共同的问题。“‘地6楼’就是答案!我们认为,它应该作为历史遗迹保存下来。”叶大年说。

历史辉煌的见证

60年来,“地6楼”里走出了一大批科技精英,他们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以及优秀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60年来,几代科学家在这里交替接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建立了核地球化学学科的理论框架,承担了我国重要国防任务地下核试验的选场、地质效应及地下水核污染防治;开创了关键矿物材料的研发,推动了我国重要资源基地的开发和重大工程建设;开拓了中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事业,同位素测年已经成为地质学和很多学科的基本研究手段;创立了黄土学,带领中国第四纪研究和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跻身于世界领先行列;不断创新勘查技术,为国家矿产勘探与石油勘查储备了必要的手段和方法;他们探索出青藏高原的形成机制、绘制出中国第一幅1:400万大地构造纲要图、制造出人工生长的压电石英晶体……开拓性的成果不胜枚举。

“‘地6楼’见证了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史,无疑应该作为历史文物保存下来。”叶大年说。

守住缺失的精神

“针对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我国科技教育界不少有识之士均有共识:‘科学发展不是靠盖大楼、搞人海战术,以摧毁历史就能换取卓越的。更为重要及本质的应是科学人才的培育和科学思想的养成!’”叶大年说。

而人们对历史留下来的珍稀建筑保存的坚持,也让叶大年等从中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对价值观的坚守,对科学的执着,对名利的淡定。

“今天,在世界各地,很多科学家的实验室甚至是住过的地方被妥善保护。”地质地球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周新华向《中国科学报》介绍说。

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还可以找到爱因斯坦1933~1955年的足迹,他工作过的物理实验室及住房仍可供参观;在欧洲,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曾经工作过的整栋实验小楼仍原汁原味地保留着100多年前的风貌,并对外开放,成为当地著名的景点;在英国剑桥大学,一个多世纪以来从卡文迪许实验室先后走出了30余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该实验室所在楼房里,一个个房间前挂着某位科学家发现某个定律的铭牌。

“这些都是历史的记忆!是活生生的科学史丰碑!”周新华说。

幸运的是,在今天的“地6楼”里,人们仍可以看到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在传承。近日,位于该楼第三层的“刘东生纪念展室”被命名为党员教育基地,从而让更多青年人可以了解以刘东生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对党忠诚、科技报国的精神风貌和先进事迹,学习、传承他们爱国、求真、创新、奉献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呼吁保留这栋楼的意义所在。”周新华说。

“对所有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老建筑的摧毁就是对自己文化的背叛。”叶大年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应该无比珍惜这些历史留下来的愈来愈少的、带着深厚人文积淀的建筑物,并让它们一直保留下去,让它们蕴含的精神传承下去,作为我们共和国科学史的见证!”

 
现在的“地6楼”前后修整过两次,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唐山大地震后做了加固;
第二次是在2001年,当时花了2000万元“巨款”修缮。任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