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成矿后的剥露作用是矿床去顶过程中存在的客观事实。不同构造背景下迥异的剥露历史、剥露程度及控制因素对矿床保存起到了关键控制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矿床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近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付乐兵副教授、魏俊浩教授等采用绢云母Ar-Ar定年和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对华北克拉通北缘安家营子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和剥露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成矿作用发生在130±1 Ma,成矿后的剥露作用可分为两快两慢共计4个阶段。第一阶段(130–100 Ma)剥露速率和剥露量最高,分别达到167 m/Ma 和 5 km,与矿床所处喀喇沁变质核杂岩中NW-SE向的伸展作用一致,受控于深部的克拉通岩石圈破坏。相对快速的第三阶段剥露作用(65–45 Ma, 27 m/Ma)则和区域上的沉积反转、区域性挤压构造相关。相对较慢的第二(100–65 Ma, 20 m/Ma)和第四(45 Ma–至今, 19 m/Ma)阶段剥露作用相对较弱,对应于区域性的风化剥蚀。矿床成矿后的剥露量总计约7.1km,高于我国胶东和小秦岭地区目前获得的金矿床剥露量,这对于克拉通周缘金矿床的深部勘查有重要参考意义。
图1安家营子金矿床温度-年龄演化曲线(左)及四阶段剥露历史(右)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编号:2016YFC060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972086, 41302065)、中央高校基金(编号:CUGL17043 and CUG180609)及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oregeorev.2019.10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