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时间:
2010年1月13日-14日
地点:
地质地球所新综合科研楼二层报告厅
特邀报告专家:
倪四道 王成善 孙卫东
会议日程:
第九届学术年会会议日程表
2010-01-14 | 作者: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阅读次数:
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九届学术年会上,所长朱日祥做了关于《2009年度研究所科研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共分为三部分:
一、主要科研成就
二、人才队伍与实验室建设
三、科学研究的本质
朱日祥首先总结了2009年度所内的主要科研成就。为了表彰所内有突出科研成果的研究员,本届学术年会首次提出评选2009年度“十大科技成果”。这些成果是:
丁仲礼,段晓男,葛全胜,张志强
—— 2050年大气CO2浓度控制:各国排放权计算
李献华,李秋立,刘 宇,郭春华,吴福元,杨进辉
—— Cameca 离子探针斜锆石U-Pb年龄测试技术
郑天愉,朱日祥,赵 亮,艾印双,陈 凌,何玉梅
—— 古元古代板块构造
郝天珧,王真理,胥 颐,张丽莉,宋海斌,黄 松,徐 亚,李志伟
—— 海区残留盆地油气资源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潘永信,林 巍,李金华,朱日祥,刘青松,邓成龙
—— 地磁场影响微生物:来自趋磁细菌的新证据
张宏福,杨 蔚,苏本勋,英基丰,汤艳杰,肖 燕,赵新苗
—— 华北岩石圈地幔破坏过程: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证据
杨岳衡,吴福元,Simon A.Wilde,柳小明,张艳斌,谢烈文,杨进辉
—— 华北克拉通内部山东蒙阴金伯利岩中钙钛矿的激光原位Sr-Nd同位素对其地幔岩浆源区的制约
孔 屏,吴福元,郑 勇,王亚军,赵希涛
—— 争议百年的金沙江演化问题
吕厚远,张健平,吴乃琴,徐德克,李 泉,周昆叔
—— 植物考古学新方法与东亚旱作农业起源研究
刘 洪,李 博,刘国锋,张金海,刘红伟,李幼铭,姚振兴
—— 基于GPU/CPU协同并行计算加速地震成像
(详细请看: “十大科技成果”介绍 “十大科技成果”展板)
2009年,由我所科研人员提出的有关科研的咨询报告或建议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刘嘉麒院士提出《关于尽快开展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调查,建立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和博物馆的建议》得到温家宝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批示;刘建明研究员提出《中科院专家关于发展新资源经济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建议》得到李克强副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批示;刘建明研究员提出《中科院专家建议以农业补贴为契机构建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得到中办《专报》采用,得到回良玉副总理批示。
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所科研人员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名称:大别山-苏鲁大陆深俯冲及其对华北克拉通的影响,获奖人:叶凯、张宏福、王清晨、杨建军、刘景波)和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名称:工程地质结构研究及重大工程防灾应用,获奖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奖人:伍法权、杨志法、秦四清、胡瑞林、李晓、马凤山、张路青、刘大安、尚彦军、祝介旺)。
(详细请看:我所科研人员荣获两项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2009年,我所新增“973计划”课题2个;基金资助率继续保持高位,获批总经费在科研院所继续排名第一;国家重大专项课题5个。
2009年,我所SCI论文发表情况喜人: SCI收录255篇(国际刊物145篇)、PNAS 1篇、Geology 3篇、EPSL 6篇;在145篇国际SCI论文中,IF≥2.0的有74篇,约占51%;IF为1.0~2.0的有51篇,约占35.2%;IF≤1.0的有20篇,约占13.8%。
【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ISI(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通过比对2003年到2009年我所SCI论文发表的数量情况,显示我所论文发表数逐年增长,其中国际SCI论文所占比重更是逐年增加(见图1)。
(图1)
从2009年度SCI论文第一作者身份与年龄情况统计表(图2)中,可以看出,我所的年轻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斐然。
(图2)
谈及人才队伍与实验室建设,朱日祥指出“‘人才’是研究所发展的根本”。2009年度,翟明国研究员当选中科院院士(两院院士共12人);有3位青年研究员获“杰青”(总数28位);所内一批青年科技人员获得奖励:杨进辉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郭正堂获“叶笃正全球变化科学奖”、艾印双获2009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刘立波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09年傅承义青年科技奖、祁生文获“金锤奖” 、吴亚生获第六届“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奖”、刘传周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我所申请成为“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新组建1个中科院 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团队。
在实验室建设工作上,我所一直坚持“建设国家化的实验研究基地、造就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团队、成为国际化的学术交流中心”的根本原则。2009年,新组建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院重点实验室,到目前为止,我所共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观测站和5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在国家化实验研究基地平台建设中,地质地球所将秉持“学术引领、技术先行、高质开放”的宗旨,实现“上天、入地、下海”,全面拓展科研领域、探索科研方法,认识自然、造福人类。
朱日祥提出,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创新+造福人类”。对于“创新”,要做到:1、鼓励前瞻性和原创性研究,针对重大科学问题开展联合攻关;2、促进年轻后备人才的成长,鼓励青年人探索与开拓;3、着力支持实验技术、方法和标准研发;4、对富有创新意识的前瞻性研究给予支持。形成“稳定支持、定性评价、宽容失败”的良好学术环境。
最后,朱日祥给全所科研人员提出期望,鼓励大家“进一步增强发表高端论文的意识,引导论文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提升认识自然的能力,彰显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拓展研究视野——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有了优秀的科研队伍、良好的实验平台,虎年会更“辉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