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
海洋深部结构与资源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与技术 |
成果表现形式 |
[1]游庆瑜,郝天珧,赵春蕾,黄松,徐亚,胡忠义.单分量垂向组合式海底地震采集系统.专利号:ZL201210545540.9,授权公告日:2015.5.13(发明专利) [2] Qingyu You, Tianyao Hao, Chunlei Zhao. Combined broad ocean bottom seismograph with single glass sphere.专利号:US 9,030,919 B2,授权公告日:2015.5.12(美国专利) [3]徐亚,郝天珧,黄松,胡卫剑,李志伟.一种基于方向小波分析的重磁异常处理方法.专利号:ZL201210449200.6,授权公告日:2015.9.30(发明专利) [4]黄松,游庆瑜,郝天珧,徐亚.组合式海洋电场传感器.专利号:ZL2014208666302,授权公告日:2015.05.13(实用新型) [5] Lihua Liu, Tianyao Hao, Chuanchuan Lv, Qingyu You, Jun Pan, Fuyun Wang,Ya Xu, Chunlei Zhao, Jianshi Zhang. Crustal structure of Bohai Sea and adjacent area (North China) from two onshore-offshore wide-angle seismic survey line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15,98:457-469 [6] Weijian Hu,Tianyao Hao,Weiwei Jiang,Ya Xu,Baimin Zhao,Didi Jiang. An integrated geophysical study on the Mesozoic strata distribution and hydrocarbon potential in the South China Sea.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15, 111: 31-43 [7]王肃静,卢川,游庆瑜,张妍.一种低成本无缆地震仪采集站的研制.地球物理学报,2015, 58(4): 1425-1433 |
成果完成人 |
刘丽华、王肃静、吕川川、赵春蕾、张 妍 |
研究成果简介: 基于自主研发的多种海底地球物理探测装备,针对我国海区深部结构、油气资源分布、边缘海形成演化等科学问题,形成了一套综合地球物理探测、解释方法与技术,为我国海洋划界、华北克拉通破坏及南海扩张模式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美国专利授权,发表SCI论文3篇。研究成果获得了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个人排名第3、8)、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个人排名第3、12)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个人排名第4)。主要成果包括: (1)建立了以海底地震仪、海底磁场仪、海底电场仪为一体的海底地球物理探测平台,在南海东北部1000-3000m海域获得第一批海底电磁场有效记录,为北部陆缘属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2)首次实现双向海陆地震联测并获得渤海海区壳内精细速度结构,认为渤海存在地幔柱的地球物理证据不足,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远程效应很有可能是引发渤海海区下地壳局部速度异常的原因; (3)为海洋划界、南海岩浆岩底侵范围、深水油气分布和特提斯东延研究提供了重要佐证;为1:500万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编绘提供了基础地球物理数据与新的认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