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
典型盆山相互作用区的壳幔结构及深部动力过程 |
成果表现形式 |
1)Bai et al.,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11, 40(4): 873-882; 2)Tian et al., PEPI, 2011, 184: 186-193; 3)Zhang et al., Gondwana Research, 2011, 19(4): 994-1007; 4)Zhang et al., Tectonophysics, 2011, 508(1-4): 62-72; 5)Zhang et al., Earth Science Review, 2011, 104(1-3): 143-166 6)孙长青,等, 地球物理学报, 2011,54(5): 1205-1214; |
成果完成人 |
张忠杰、滕吉文、田小波、陈赟、白志明、徐涛、张洪双、吴晶 |
研究成果简介 盆山相互作用是当今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之一,对于深化认识造山-成盆机制和丰富板块构造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聚焦我国4个典型盆山相互作用区,进行壳幔结构及深部动力过程研究,取得了如下进展: 1) 基于人工源宽角反射/折射地震资料,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昆仑山-柴达木盆地相互作用区的地壳结构,研究认为松潘-甘孜和中昆仑地块三叠纪复理石下方的地壳是陆壳而不是洋壳,并推测南昆仑地壳具有大陆弧性质;柴达木盆地与昆仑地块之间的莫霍面变异特征意味着逆冲增厚是柴达木盆地地壳增厚的主要机制,而地壳厚度东西向的变化,不仅意味着碰撞前不同块体地壳厚度的差异性,同时也意味着下地壳流在西部地壳增厚过程中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Zhang et al., Gondwana Research, 2011; Zhang et al., Earth Science Review, 2011)。 2) 利用体波层析成像和横波分裂分析方法,重建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四川盆地相互作用区的壳幔速度结构和形变场特征,研究认为块体旋转与活动断裂在地壳变形和块体相互作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协调作用,而软流圈驱动的垂向逃逸则是协调深部地幔变形的主要方式(孙长青等,地球物理学报,2011; Bai et al., JAES, 2011;)。 3) 基于被动源宽频带地震台阵资料,研究了华北阴山-鄂尔多斯盆地相互作用区的壳幔结构,提出拉张卸载、地壳增厚、岩石圈整体抬升是鄂尔多斯北部地表抬升的共同作用机制,从而丰富了关于鄂尔多斯北部地表抬升是由于拉张卸载造成的传统认识(Tian et al., PEPI, 2011)。 4) 基于人工源宽角反射/折射地震资料,重建了华北燕山-太行山-渤海湾盆地相互作用区的地壳结构,并计算了沉积盆地-固结地壳-岩石圈多尺度伸展因子,研究认为,华北岩石圈的伸展变形随深度变化而变化,速度结构特征、地壳-岩石圈尺度伸展因子的差异性可以通过壳内拆层、地幔岩浆侵入、下地壳熔融层的横向流动等得到合理解释(Zhang et al., Tectonophysics, 2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