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6 | 作者:科技与成果转化处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阅读次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第十届学术年会日程
日期:2011年1月13日-14日
地点:新综合科研楼二层报告厅
2011年1月13日上午 主持人:吴福元副所长
时 间 |
报告人 |
报 告 题 目 |
8:30-8:45 |
朱日祥 所长 |
2010年度研究所科研工作情况 |
8:45-9:00 |
2010年度十大科技成果颁奖仪式 | |
9:00-9:40 |
董树文 研究员 |
大巴山陆内造山过程与流体排泄及油气聚集 (特邀报告) |
会间休息10分钟 | ||
9:50-10:30 |
陈于高 教 授 |
因地震而丰富的地震科学:由1999台湾集集地震谈起 (特邀报告) |
10:30-11:00 |
白登海 研究员 |
青藏高原地壳流存在的地球物理证据及其科学意义 |
11:00-11:30 |
王二七 研究员 |
龙门山断裂带及汶川大地震的构造成因 |
11:30-12:00 |
陈景波 研究员 |
地震波传播与成像中的科学计算 |
2011年1月13日下午 主持人:郝天珧研究员 刘青松研究员
时 间 |
报告人 |
报 告 题 目 |
13:30-14:00 |
王清晨 研究员 |
我国南方海相烃源岩的发育和保存 |
14:00-14:30 |
陈代钊 研究员 |
早寒武世海底热液活动与地球表层系统演化 |
14:30-15:00 |
申 萍 副研究员 |
西准噶尔还原性斑岩铜矿床成矿模式与成矿背景 |
会间休息10分钟 | ||
15:10-15:40 |
王一博 副研究员 |
利用地震波的波形信息反演近地表速度结构 |
15:40-16:10 |
杨石岭 研究员 |
更新世以来亚洲干旱区演化的黄土记录 |
16:10-16:40 |
熊尚发 研究员 |
地球环境演化的风化引擎 |
2011年1月14日上午 主持人:王非 研究员
时 间 |
报告人 |
报 告 题 目 |
8:30-9:00 |
Greig Paterson(客座外籍科学家) |
The Paleomagnetic Field: A Window to Earth's Interior |
9:00-9:30 |
何玉梅 副研究员 |
核幔边界大尺度低速区研究 |
9:30-10:00 |
苏本勋 博士后 |
西秦岭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特征 |
会间休息10分钟 | ||
10:10-10:40 |
周 琴 博士生 |
灶神星的早期玄武质岩浆活动和晚期撞击事件——来自锆石和磷灰石U-Pb年龄的证据 |
10:40-11:10 |
林杨挺 研究员 |
纳米离子探针的应用-I:微颗粒自动分析与太阳系外氮化硅的发现 |
11:10-11:40 |
杜爱民 副研究员 |
太阳风-磁层能量耦合动力学过程 |
2011年1月14日下午 主持人:李献华 研究员
时 间 |
报告人 |
报 告 题 目 |
13:30-14:00 |
张宏福 研究员 |
华北古老下地壳及其改造过程 |
14:00-14:30 |
李秋立 副研究员 |
华北克拉通东部金伯利岩时代的准确厘定 |
会间休息10分钟 | ||
14:40-16:00 |
展板交流
|
备注:除了特邀报告以外,每人报告20分钟,讨论交流10分钟。
中午备有盒饭(凭发放的餐卷领取)。
特邀科学出版社资源环境分社、《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和《科学通报》编辑来所展示、交流。
欢迎全所职工和研究生、博士后莅临我所一年一度的学术交流盛会!
科技与成果转化处
2011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