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研究亮点
研究亮点    
郑金波等-SRL:统计发现日本地震发震时刻存在M2潮汐周期 2025-02-11
     探索地震发震时刻的周期性是揭示地震物理机制的重要突破口,但相关研究受到观测资料不足、处理方法欠缺和人类活动噪音干扰等多方面制约。日本Hi-Net地震台网自 2002 年以来已运行了20多年,积累了迄今为止最为连续和完备的地震目录。郝金来等(2019)(相关报道见《日...
   查看详细>>>>
陈厚彬等-GRL:骨架矿物重排——高硅熔体抽离的加速器 2025-02-17
     高硅流纹岩的爆炸性喷发对人类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这类火山喷发通常涉及地壳岩浆储层中高硅熔体的高效提取(Hildreth, 2004)。然而,由于高硅熔体的高粘度,传统的浮力驱动提取机制(如受阻沉降、微沉降和压实)效率较低(Bachmann and Bergantz, 20...
   查看详细>>>>
耿智等-CEE: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边缘计算——微控制器实... 2025-02-1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型深度学习模型逐渐成为各行业的热点。然而,在地球与环境科学探测领域,这些大模型对算力和数据量的要求过高,限制了其在极端应用场景中的可行性。例如,在深部高温高压环境、野外供能受限环境,乃至深空星际任务中,常规高性能计算...
   查看详细>>>>
兰中伍等-Geology:磷灰石Lu-Hf定年限定BIF沉积时代 2025-02-14
     条带状铁建造(BIF)是一种富铁层和富硅层交替形成的化学沉积岩,广泛存在于太古宙至古元古代地层中。它们不仅记录了地球早期海洋的氧化过程,保存了早期生命起源的微体化石证据,还为人类提供了超过50%的铁矿石资源。这些科学意义和工业价值使得BIF成为地学界的研究...
   查看详细>>>>
章敏等-JGR-SE:古地磁学及方解石U-Pb年代学对蓬莱滩剖... 2025-02-10
     碳酸盐岩作为古地磁研究的重要载体,在大陆漂移理论和地球动力学演化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准确识别碳酸盐岩是否经历重磁化过程仍面临显著挑战。这一科学难题主要源于重磁化时间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仅制约了我们对关键地质历史时期地磁场行为特征的理...
   查看详细>>>>
陈祚伶等-GRL: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期间野火... 2025-02-03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发生在距今5600万年前,是一次历时短暂、由巨量富12C的轻碳注入到海气系统所引发的快速增温事件。这次事件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约5至8摄氏度,并引发了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的重大变化。野火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其活动受气候变化影...
   查看详细>>>>
祁生文等-JRMGE:洞室围岩脆性破坏程度预测 2025-02-02
     随着地下工程向活动构造区和深部进军,地应力逐渐增高,工程开挖引起应力重分布在开挖面附近形成强烈应力集中,容易引发坚硬围岩中储存应变能的突然释放,造成片帮、岩爆等脆性破坏,给高应力地区地下工程安全建设运维带来挑战。经典岩石力学常常基于实验室测得的单...
   查看详细>>>>
共178页  12345下一页下5页尾页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