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3月10日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质研究,并长期担任李四光的助手,直至李四光1971年逝世。
主要从事地质力学和第四纪冰川地质学的研究,是这两个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和传人。他运用构造体系理论指导全球构造、矿产预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以及油气勘查等工作屡获突破。40年代,系统填绘了广西1/25万地质图,对区域不整合、构造格架、第四纪冰川遗迹等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和鉴别,成为我国区域地质调查的开拓者之一。50年代在柴达木预测,首先钻出工业油源;60年代对全国油气的预测,也大都得到证实。他的《构造体系及其应用》荣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还获得过中国地质学会赵亚曾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国家图书奖等多项奖励。
曾任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地质部计划司勘探计划室主任,地质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第四纪冰川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6月在北京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