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出生于福建厦门。1962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6 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著名地球物理学,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70年代开始利用地震波、地形变、重力等方法综合研究发生于我国大地震的震源过程,开创了我国震源物理过程的研究工作;80年代在地震震源动力学理论的研究中对地震破裂的模式、地震序列的模拟做出了的贡献;积极倡导和从事数字地震学研究,开展天然与人为地震的近震源观测及其在减轻地震灾害中的应用研究,利用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反演从小地震直至大地震的震源过程,增进了对地震破裂过程时空复杂性了解,提出了测定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和介质品质因数的实用方法;应用与发展了静力学地震位错理论;在中国最早综合利用地震波、“零频”和重力资料求得中国一些大地震的发震构造和破裂过程;提出了大地震震源过程中“质量迁移”、“震前蠕动”等新观点。定量地分析论证了滑动弱化在地震不稳定性中所起的作用,震源区介质的流变性对地震自身的重复性及地震序列类型的控制作用,介质与应力的不均匀性对地震断层的不稳定扩展与地震辐射的控制作用。获取了一批高质量的近震源强地面运动的记录;用近震源地面加速度记录反演天然地震的矩张量并揭示了中、小地震破裂过程的复杂性。
现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执行局委员(2003-),亚洲与大洋洲地球科学协会(AOGS)执行局委员与固体地球分会主席(2004-),中国科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000-2005),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SDE)执委会国际成员(2006-),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1985-1991,1995-2002)等。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发表论著170余篇(部),研究成果获多项奖励。1986年获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7年因促进中卢科技交流的突出贡献获卢森堡大公授予的勋章。 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