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科学传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媒体扫描
【北京晚报】北京摄影师眼中的第二次青藏科考:环境恶劣,感受到了青藏精神
2019-06-14 | 作者:转自:北京晚报 | 【 】【打印】【关闭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日期:2019-6-12  刘琳/文 任晖/摄

   在何马的小说《藏地密码》里,奇幻的故事情节、美丽的西藏风光,以及神秘的藏地文化都令人印象深刻。其实,从科学的角度,对这片广袤高原进行系统的考察研究,还要追溯到1973年中国首次青藏大科考。2017年,在时隔40多年后,再次启动的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吸引了全球目光。目前仍在进行中的第二次青藏大科考将持续5至10年,来自国内不同行业的顶尖科考队员们将在冰川、湖泊、水文、气象、土地资源变化等多学科进行综合考察。

 

此次带队的祁生文(左四)研究员和正高级工程师李守定(右二),与同事们研究地图上标注的点位。

  在这支“超硬核”的科考队伍中,一支由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带队的科考队,负责对藏东南地区的重大地质灾害以及重大工程灾害进行科学考察。鲜为人知的是,在众多科考队伍中,并不是每一支都有随行的专业摄影师。虽然已不是第一次入藏,但在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多年的摄影师任晖,在跟随科考队前往藏东南的行程中,深深感受到这代科考人身上正在传承的青藏精神。

他们丈量的每一步

都为建设川藏铁路夯实基础

  无论是在影视剧,还是在文学作品中,科考一直都与探险二字紧密相连。实际上,真正的科考工作也确实如此。今年3月,在这次为期16天的第一阶段科考中,对重大工程灾害的考察被列为此次行程的重点。科考队所途经的地方,正是有着“未来中国交通工程传奇”之称的川藏铁路选址沿线。

  目前还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不但有极致风光,其艰险雄奇更是史无前例。曾有人形容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的青藏铁路,较川藏铁路之难,只不过是人类挑战青藏高原的起手式。

  青藏铁路长1956公里,沿途隧道7座、累计9074米,最长隧道昆仑山隧道为1686米。所以,在一些工程建设者眼中,青藏铁路更像是一条寂寞孤独的长龙,行走于莽莽高原上,或缓缓上坡,或缓缓下行,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但是,川藏铁路要贯穿横断山脉,穿越地球板块冲撞带,深入青藏高原腹地。为此,在1800公里线路上,仅横断山脉段就有近800公里隧道,铁路还要跨过峡谷江河,列车将形同巨大的过山车,在横断山脉间八上八下,奔腾行走气势恢宏。

  川藏铁路有多恢宏,工程的设计建设就有多艰难。途中,滑坡、泥石流、地下暗河、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险象环生。这是对中国工程勘测设计者的极大挑战。

  此次科考队的其中一项任务,就是要对考察区的滑坡灾害进行工程地质调查,绘制重大滑坡的分布图,揭示重大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规律,为川藏铁路的下一步建设预测风险并提出应对方案。

  可以说,来自铁路建设、航空遥感、地质研究等领域的20多位“顶尖大脑”们在科考中的每一步足迹,都是在为意义重大的川藏铁路建设夯实基础。而任晖的镜头里,记录下的不仅仅是各种地质特征,以用于日后进一步参考设计,更有科考队员的每一步努力。

去科考的地方,沿途都是这样的土路。

在恶劣环境下

野外科考是这样进行的

  通常在海拔三千米以上,超过半数的人都会出现高原反应。稀薄的空气会使得头痛、失眠、呼吸困难等症状纷至沓来,令人应接不暇。在科考队中,有一些成员是来自高校的博士生们,科考队刚到平均海拔三千米的林芝,有两个学生当天就出现了高原反应,其中一个还引发了肺炎。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科考队前往路况更加复杂的墨脱。“我走过罗布泊无人区,去过很多路况复杂的地方,跑这么多年野外,墨脱公路算得上是最危险的地方了。”

  任晖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墨脱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深处,是藏区海拔最低的地方,这里有热带雨林、丰沛的雨量、良好的生态,一年到头四季如春,但美丽的墨脱有着中国最难修的公路,有人说,在墨脱人的面前不要说路,意思是没有比墨脱更难走的路了,也没有比墨脱更难修的路了,墨脱由于地形复杂、降雨量大、地震频繁、地质条件差,每每等公路竣工,就会被地震、泥石流、雪崩等破坏。

  科考队的车辆进入墨脱后不久,就遇到了大堵车。因为此前这里发生了雪崩,为了保障安全,道路已经封闭多日,当地抢险队刚刚抢修出一条路,但还未允许社会车辆通行。科考时间紧迫,在当地经验丰富的驾驶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迎难而上。

  路越难走,未经人工开发的景致就愈发美丽。只不过别人眼中的美景,对于科考队来说,他们的关注点却是各种滑坡灾害点。

  “川藏铁路的规划中,很多地方都是隧道,所以在出发前,需要考察的经纬度坐标,科考队员都会在专业地图APP中标出来。到了现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他们会知道将来哪个地方今后是要架桥的,哪个地方要挖隧道,所以,他们要把这些工程点附近的地质现象搞清楚。每一个点都要亲自去看,在条件这么恶劣的情况下,野外科考才更显不易。”

  其实作为专业摄影师,任晖能轻松拍出各种“大片儿”,可奇怪的是,翻看科考队此行的一些照片,有的就是满目疮痍的大滑坡前站着一名队员,照片里的人不讲究背景,也不讲究姿势。原来,这类照片中人物的作用,只是当做一个标尺,以对比滑坡的高度,这是在现场勘探中较为简单的一种标记对比办法。

大家正在研究和讨论科考的方案。

青藏精神 在科考人身上代代传承

  其实,早在第一次青藏大科考时,当时的科考队第一站进驻的就是察隅、墨脱、林芝一带的深谷密林。这片藏东南区域地质构造复杂,生物种类繁多,而且是西藏重要的农业、林业区,无论是科学考察还是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都大有文章可做。

  著名的进藏大通道318国道,被自驾进藏旅游的人们视为风景大道。很多路段就是在峭壁上凿出来的天险之路,一侧是抬头望不到顶的千仞绝壁,另一侧是俯视让人两腿发软的万丈深渊。即便是现在,那些开着豪华越野车、身着专业户外装备的“驴友”们,也要把318国道当作一次艰难的考验,更何况是40多年前。

  和此次科考队遭遇的雪崩封路状况一样的是,40多年前的进藏途中,当时的科考队刚到通麦,也遇到了大塌方,整条川藏线瘫痪,附近的一座交通站里挤了上百人,堵得最久的已经在那里住了一个月。

  同样是时间不等人,在当年各种物质条件都很差的情况下,在青藏高原开展科考活动的时间就显得更加珍贵,科考队里的三位领队人动身去塌方处探路。三个人互相搀扶着、拉扯着,攀爬过了塌方处。汽车是无论如何开不过去了,三个人一商量,最后决定分头走——两个人原路返回,组织科考队队员们徒步前进,另外一人继续前行,搭车去拉萨,联络车辆。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第一次青藏科考中,队员们的足迹遍布西藏自治区120万平方公里。作为一次重要的摸清家底的工作,第一次青藏科考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科学资料,初步填补了西藏自治区科学研究的空白。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尤其是作为摄影师,我通过镜头感受得更加清楚,一代代的科考人身上的那种精神。”任晖说,在回顾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历程时,老一辈科研人员把这种精神总结为青藏精神,其中,既凝聚着科学精神,也有奉献精神和团结精神。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的首期重大成果于去年发布。此次科考首席科学家姚檀栋院士这样比较两次青藏科考:“第一次是发现,这一次是看变化。”第一次青藏科考主要是填补空白的工作,第二次青藏科考工作则既要进一步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加强理论地深入研究。

  今年8月,任晖所在的科考队将再次入藏继续展开科考。青藏高原这个“地球第三极”,还需要人类更深的探索、更好的守护。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