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作者:见习记者 孙庆玲
编者按:
成立于1978年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亲历者,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推动者和探索者。金秋时节,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进国科大校园,希望通过解读国科大这一高等教育样本,发现国家伟大变革的源动力,挖掘“科教融合”模式的独特内涵和借鉴价值。近日,中国青年报连续在头版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40年观察”系列报道。国科大中文网转载该系列报道的第三篇《这里,新生代科学力量升腾而起》,与读者分享媒体视野里的国科大。“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相信国科大将以更加出色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让全社会看到强国一代的作为和担当。 |
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还年轻,今年刚满40,扛着“科教融合”的大旗,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旗下授课的教授比副教授多、副教授比讲师多。
去年3分钟的开学典礼被称为“史上最短”,近来又因老师给学生零分上了微博热搜,像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年轻人,重实际效果,轻禁忌束缚,一路创新。
但在这年轻的躯体里,仿佛住着位历经荣辱兴衰的老人,装着满腹绵长的故事,血液里流淌着雄厚的科学精神。作为中国科学院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钱伟长、钱三强、王大珩、彭桓武、黄昆、刘东生都曾站上过这里的讲台,华罗庚曾坐在这里的泥土地上跟学生交流,李政道的课堂上挤满了千余名学生……
1978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钱伟长教授与学生交谈
而这所学校的真正主人却永远年轻,他们现在是90后、00后,是“强国一代”。国科大青春的锐气和生生不息的科学精神,在他们身上交汇、扎根、生长,正积蓄着新生代的科技力量。这或许就是国科大的使命所在,为强国之路,正源源不断输送科技源动力。
“国有疑难可问谁?”白春礼希望国科大的同学们能够响亮而自信地回答:“强国一代有我在!”
使命:在历史前行中积蓄力量
走进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的图书馆,站在大厅,抬头就能看到悬挂于顶的119面旗帜。除了国旗、院旗、校旗,还有和国科大联合培养单位、中科院116个研究所的旗帜,在上午的阳光中舒展、辉映。这是国科大独有的景观——与中科院相互交融,承袭了她研究生培养的资源禀赋,也承载了她的育人使命。
国科大雁栖湖图书馆大厅顶部119面旗帜
有人说,创办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为国家站起来而生;成立于1978年、在“科学的春天”里落地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国科大前身),则是为了国之富强而来。
“赶超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是中科院创建这所学校的初心。”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院士说。
40年前的10月14日,国科大迎来了1000余名首届研究生,有的来自工厂、农村,有的来自机关、学校、部队,有的年近40岁拖家带口,有的刚满20岁,其中便有37岁的刘嘉麒。他记得,当时的校园是从北京林学院旧址租赁的一栋楼及其在楼周围空地建起的一些简易房。尽管条件艰苦,却大师云集,学生更是干劲十足,“四十(岁)当作三十过,三十不比二十弱”。1979年李政道来这里讲课时看到这等情景,曾感慨,“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西南联大。”在刘嘉麒看来,这既是褒奖,也是期望。
1978、1979级地质所研究生毕业留影(最上排右数第5人为刘嘉麒院士)
而今,在钱学森、郭永怀等科学家建成的中科院怀柔火箭试验基地,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已拔地而起。李树深说,尽管历经风雨,国科大始终坚守着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初心与使命,“这份使命,因国家战略科研任务需要而生,伴改革开放大业而强,为科技报国梦想而传承”。
传承:在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成长
夜里11点,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8号楼还灯火通明,国科大2017级博士生高寒飞还在实验室内“洗”晶体。几乎每天,高寒飞都要在实验室忙上十多个小时。“你见过凌晨三四点的北京吗?我见过。”高寒飞说,但他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因为身边都是这样的人,“经常我们都回去了,导师还在办公室工作。研究所的氛围就是这样”。
国科大天文学专业2014级博士生喻业钊,一年之中约有3个月驻扎在世界最大单口径的射电望远镜FAST基地,他在贵州的深山中仰望星空,探寻脉冲星的踪迹。别人觉得在没有WiFi的深山里无聊、艰苦,喻业钊却独爱这里的宁静与自在。在他看来,做天文的就要坐得了冷板凳、吃得了苦、受得了孤独。
喻业钊(左一)和导师彭勃研究员(中)在FAST现场
今年9月,国科大2016级博士生陈浩跟随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湖泊考察队参与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约一个月的时间,陈浩跟随队伍转山转水,围着冈底斯山转了一个约8000公里的圈,与团队共测量了13个湖泊,收集到不少第一手的青藏高原“体检”数据。“藏人转山转水是为了宗教信仰,支撑我们科考人转山转水的,是心中的科学信仰。”
陈浩在纳木错站
“国科大依托中科院各研究所‘上天入地下海、宏观微观贯通、顶天立地结合’的学科布局,学生和导师们的很多课题都是直接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说是在重大课题的攻坚克难中成长起来的,是国家未来的种子人才。”国科大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告诉记者。
自2013年至今,国科大毕业的5万余名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中,有4.9万篇被SCI收录,12878篇被EI收录,331篇被ISTP收录;在Nature、Science、Cell、PNAS发表论文138篇;出版或参与出版专著886部。每年1万余名硕士、博士毕业生中,超过60%的毕业生进入到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及高新技术企业,近20%进入机关事业单位,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骨干力量。
未来:为新科技革命作准备
而今站在新时代的起点,雁栖湖畔正崛起一座“新城”——北京怀柔科学城。科学城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建成后将聚集形成“数万量级人才高地”,成为世界科学新地标。国科大也将与其相融共生,利用科教融合优势,布局和建设了一批如网络空间安全、纳米材料、人工智能、核科学等前沿交叉类学院,为国家培养、储备关乎战略新兴产业和国家安全的高水平人才。
2017年9月10日,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
比如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于去年5月28日,是我国第一个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而在徐波前不久参加的一次会议上,要不要设立人工智能学院尚在争论之中。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所学内容和计算机专业相差不大,没必要单独设立学院。
在徐波看来,真正的人工智能与计算机专业有很大区别,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尚处于较浅层面,尚属基于“人工”的“智能”,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发展成为一个突破现有人类认知的学科体系,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力量,“我们不能等需要人才时再去培养,那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应该提前储备人才”。
曾任国科大校长的丁仲礼院士表示,成立这些新型学院,旨在探索人类能够预期或未能预见到的,至今仍未被人类实现应用的,只有将来某一时期才被人类所掌握和使用的科学技术,“我们必须为10年、20年以后可能出现的新技术提前培养和储备人才”。
在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看来,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拂晓”,而中国再不能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我们国家的科技力量现在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突破的关键阶段。对于制约中国现在科技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卡脖子’的问题,还需要培养一个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尤其是原始创新。”他希望,年轻一代能够在国科大“科教融合”的平台上成长为未来科技领军人才,迎接新科技革命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