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科学传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媒体扫描
【中国科学报】古人早已走出非洲 考古证据将时间前推27万年
2018-07-16 | 作者:转自:中国科学报 | 【 】【打印】【关闭

作者: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7/12 

  本报讯(记者冯丽妃)由中国科学家带领的国内外合作团队在中国陕西蓝田公王岭附近发现了一处新的旧石器遗址——上陈遗址,该遗址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持续性的人工制品文化层序列,时间可追溯至约210万到130万年前。这一发现表明,古人类出现在非洲以外的地方的时间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早。相关成果北京时间7月12日凌晨在线发表于《自然》

  迄今为止,在非洲以外发现的最早古人类的公认证据来自西亚格鲁吉亚的德马尼斯,该区域发现的直立人化石及遗留工具可追溯至185万~175万年前。研究人员表示,其他在中国和印尼爪哇岛发现的相关化石可上溯至170万到150万年前。

  此次由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牵头,联合该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及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等国内外十余个合作机构,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玉山镇上陈村进行了历时约14年的考察与地质发掘工作。“我们的研究确认了上陈遗址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迹约在212万年前,比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德马尼斯古人类遗址要早27万年。”文章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广州地化所研究员朱照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文章作者、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博士吴翼说,上陈遗址地质剖面有很多清晰的标志层,可知晓比较准确的年代范围。通过野外勘查及对比,合作团队建立了清晰的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和古地磁年代序列。

  经过连续采样和小规模地质挖掘,研究人员在上陈遗址从顶部到底部的20多个层位都发现了石器。朱照宇介绍,这篇论文重点分析了其中第15层古土壤至第28层黄土层位中的石器情况,年代大约在212万年到126万年之间。

  朱照宇表示,这些旧石器主要出现在气候温暖和湿润的古土壤发育时期,少量出现在气候干冷的黄土层时期。同时,这些文化层的时间跨度长达约85万年,显示了古人类可能在210万年到130万年前曾反复地(不一定连续地)生活在中国黄土高原。

  据介绍,这些被打击的石制工具主要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钻孔器、石锤和手镐等古人类早期使用的工具。朱照宇表示,黄土高原没有其他外力作用带来这些石头,且其形状显然经过有意识的打击,这只能是人类活动形成的。

  全球气候变化下生物圈的演化是当前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但一直以来,作为生物圈主体的古人类遗迹的记录时空分布不连续,限制了相关研究。此次研究为把全球气候变化与古人类演化及古文化演化相结合进行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

  “该研究证明了黄土高原是研究古人类起源和演化的天然实验场,并对早期人类的起源、迁徙、扩散以及演化格局提出重新思考。”朱照宇说。由于此次并未发现与旧石器年代相近的古人类化石,所以尚不能确定制造这些工具的人种。

  《中国科学报》 (2018-07-12 第1版 要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