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科学传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媒体扫描
【新华网】钱塘江上游地区发现东亚规模最大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
2016-11-26 | 作者:转自:新华网 | 【 】【打印】【关闭

本文来源: 新华网 2016-11-25 17:09:35 

  新华网杭州11月25日电(记者 冯源)距今8500-1万多年前,在中国东南沿海的钱塘江上游地区,活跃着一批种植水稻的先民,他们留下的遗迹被学界正式认定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考古界认为,这里还是中国境内最早出现初级村落的地方,并且为证明“水稻栽培源于中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证据。

  “上山文化”命名十周年暨稻作农业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24日在浙江省浦江县闭幕,来自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斯洛文尼亚等国家的60余位学者在会上达成共识,上山文化遗址群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规模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

  上山文化于2006年命名,它得名于2001年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境内发现的上山遗址,是长江下游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而从2001年至2015年,考古工作者在以金(华)衢(州)盆地为中心的钱塘江上游及附近地区已找到了18处上山文化遗址。

  主持上山文化考古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蒋乐平研究员说,这些遗址都位于平原边缘的山前台地上,形成了一个遗址聚落群。这些台地一般海拔约40-100米不等,相对高度3-10米。他们在上山遗址的早期土层出现了沟槽式房基的遗迹,在上山遗址的晚期土层以及衢州市龙游县的荷花山遗址等多处遗址的土层中,又发现了排柱式房基的遗迹。在永康市湖西遗址和义乌市桥头遗址等多个遗址中,他们还发现了环形濠沟的遗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赵志军研究员说,这些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具备早期村落特点的遗址。

  更令考古学界关注的是,上山文化遗址群出土了大量早期稻作遗存,研究人员在陶器碎片中发现了羼合其中的稻壳,在火烧后的红烧土块中发现了炭化稻壳。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在土层中发现了炭化稻米,连接稻谷和稻秆枝梗的小穗轴,以及水稻中所含的植物硅酸体。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郑云飞研究员介绍说,野生稻有成熟后自然脱粒的特性,不利采集,而驯化稻则失去了这一特性,适于栽培但需要人工脱粒,因此前者的小穗轴的离层细胞组织比较发达,而后者的离层细胞就会退化,根据这一原理,他们发现,这些小穗轴有野生型、中间型和栽培型,从而见证了水稻驯化的过程。

  水稻植硅体研究同样印证了这一进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研究员介绍说,野生稻和栽培稻的植硅体外观有所不同,据此,他们发现,距今1万年前,上山先民开始驯化水稻,此后的驯化过程一直持续了约3500年。而石器上也留下了稻作农业的痕迹,蒋乐平研究员说,上山遗址群中出土了大量石器,有不少带有收割禾本科植物的痕迹,像砻糠就是上下磨石磨出来的。

  中外学者对这一系列发现兴趣浓厚。日本宫崎大学教授藤原宏志认为,从植硅体的研究结果看,这些稻谷应该属于水旱皆宜的品种。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多伦多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加里•克劳福德认为,上山文化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新石器文化,为研究农业起源和人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赵志军研究员则介绍说,在上山文化考古中,他们还发现了源于中国北方的小米(粟),这既是长江下游地区所出土的最早的小米遗存,也是南北文明交流的重要物证。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严文明表示,迄今为止,浙江境内已经先后发现了与稻作文化相关的钱山漾遗址、良渚遗址、河姆渡遗址和跨湖桥遗址,它们的年代由晚及早,形成了稻作探源的层层阶梯,更早的上山遗址群同样为探源工作提供了令人兴奋的扎实基础,这组阶梯还有向上的空间。(完)

上山文化遗址发掘现场(图片来源于金华日报)

  相关新闻
· 【新华社】研究显示水稻约1万年前在长江下游开始驯化  [2017-06-06]
· 左昕昕等-PNAS:微体化石分析新方法揭示约一万年前水稻在长江下游开始驯化  [2017-05-3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